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

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

ID:5604406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_第1页
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_第2页
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的童话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案例分析红山区第三小学郑红曦一、教材分析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曲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态、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XXX节奏贯穿全曲。教唱时注意指导学生唱准节奏,并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二、教学目标(一)操作1、学生能创编不同的节奏,运用不同的乐器,为乐曲伴奏。2、学生能为XXXXX创编旋律,巩固音准。3、学唱歌曲

2、(二)认知1、学生能准确的掌握XXXXX这一节奏。(三)情意1、学生能以热烈的情绪、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快乐感。2、通过情景式的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即兴表演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歌曲情绪。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歌唱。难点:掌握XXXXX这一节奏难点。四、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玩一玩,让我们出发吧!(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即兴舞蹈,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那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

3、欢快、活泼3师:很好,你们看谁来了?(出示课件,画面出现洋娃娃)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最喜欢跳舞,可是没有小乐队帮我伴奏,你们能帮我吗?师:小朋友,让我们拿起小乐器来帮助爱跳舞的娃娃吧!(分发乐器)师:“洋娃娃,爱跳舞,我们帮她来伴奏!(1)小串铃在哪里?请你帮她来伴奏。生:“小串铃在这里,我来帮她来伴奏!”(教师根据学生敲击的节奏进行纠正,并出示板书,让所有拿有串铃的学生都来打这一节奏,统一乐器节奏。)(2)碰铃同上(3)响板同上师:每种小乐器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了,现在请小乐手门拿好自己的乐器和着音乐为洋娃娃来伴奏(出示

4、跳着舞的娃娃课件,老师来指挥)(这是画面中出现一只小熊,身后跟着一只大灰狼,他向同学求救,狼说只要谁能完成他的任务,就可以放了小熊。)出示课件:“十六分音符”师:小朋友说一说这个长有两跟小尾巴的音符朋友是谁呀?生:十六分音符师:对,我们知道四分音符的名字叫做“走”,十六分音符也有名字叫做“快”,那请同学想一想一个“走”等于几个“快”呢?生:……4个狼提出第一个任务狼:谁能拍出下列节奏XXXXX(纠正错误,带领学生拍击)第二个任务狼:谁能在下列卡片中选出五个唱名,为这个节奏配上旋律并且唱一唱。(让学生选出后,跟着钢琴来唱一

5、唱)做完任务,狼消失五、教学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由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熟悉,很容易感受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所以,我的教学思路是以“3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进行设计的,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审美性。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了“森林奇遇”的故事情景作为主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建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1、律动: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进教室,我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让他们和着音乐“即兴舞蹈”来感受欢快的歌

6、曲情绪,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大概的了解,为学习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能力,以达到“以动激趣、以趣促乐”的目的。2、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因为有了节奏,我们的音乐才更美。我通过对比教学法巩固学生对音符时值的认识,进而让学生根据手中乐器的特点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通过“小乐队”表演,体验合奏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合作能力,再一次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通过一系列的节奏训练后,学生对于十六分音符的理解就更加的明了了,在“拯救小熊”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出示XXXXX这一节奏,并带领学生拍

7、击。3、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XXXXX这一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DO~LA唱名中任意选出若干音为这一节奏创编旋律,并让他们跟着钢琴来唱一唱,复习并巩固音高概念,使唱名与实际音高相对应。总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以听觉生发情感,用动觉激发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学习。创设审美的教学意境,丰富表演的形式和手段,激励学生用身心参与体验,以情感与音乐交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即兴创造和有目的的音乐创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