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

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

ID:5604545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9

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_第1页
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热患者静脉输液头皮针内产生小气泡的护理与分析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高热病人静脉输液中细输液管内产生小气泡,会使患者精神紧张,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2006年2月,我科1例高热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细输液管中产生小气泡,经正确处理后,得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第3天,高热达41.3℃,持续2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静脉穿刺前一次排气成功,输入1h后,胶布固定在皮肤上的头皮针(细软管)内出现大量小气泡,最长的有0.4cm,及时排除小气泡,30min后再次出现小气泡。2护理2.

2、1心理护理患者看到空气进入体内后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表现出紧张、恐惧。耐心地为其讲明少量气泡[<0.02ml/(kgmin)]进入人体后不会引起其生理紊乱,微量气泡连续进入人体的致死量为2ml/(kgmin)[1]。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患者方能安心接受治疗。2.2采取的措施患者出汗较多,体温高,采取胶布固定处给予垫上纱布,隔开皮肤与输液管,然后排除小气泡。将手臂暴露在棉被外,严密观察。此后无气泡再出现。2.3排气方法因为小气泡位置靠近静脉穿刺处,在排小气泡时,将液体瓶低于静脉穿刺部位,使之回血,将气泡顶到粗输液管中,然后将液体瓶挂高,将气泡向上弹,使

3、气泡赶入滴壶内。发现问题后严密观察并加强巡视,查看是否仍有小气泡产生现象,发现后及时处理。3讨论水在低温时比在高温时能溶解更多的气体,高热患者输液细管接触皮肤,使药液局部加温,药液中的气体处于过饱和状态,气体不断缓慢析出,并合并成小气泡[2]。采取胶布固定处给予垫上纱布,隔开皮肤与输液管,液体不再处于加热状态,而是恒温,液体内的气体处于饱和状态,不易析出,所以不产生小气泡。药液局部加温,易产生小气泡,建议在临床静脉输液时不要给药液局部加温,给高热患者输液时,固定头皮针时要将皮肤与输液管用纱布或卫生纸隔开。在排小气泡时,将液体瓶低于静脉穿刺部位,使之回

4、血,将气泡顶到粗输液管中,然后将液体瓶挂高,将气泡向上弹,使气泡赶入滴壶内。该方法减少了临床用分离头皮针和输液管而致的开放静脉管路带来的污染机会。当前由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微量气泡进入人体不至于造成生理紊乱,但输液时有空气进入人体是操作规程所不允许的,有些患者会就此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及时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输入空气即使是微量的也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静脉输液后要经常巡视患者,查看是否有液体输完、漏液,小气泡现象,发现后及时处理。采取措施时要保持沉着、冷静,迅速

5、排除气泡,达到稳、准、快、好的效果,并耐心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生理、病理及基础护理知识,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勤思考、想办法,以更好地减少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