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

ID:5604868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_第1页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_第2页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_第3页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_第4页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圆瑛和民国僧伽教育探究  摘要:圆瑛是近现代著名的佛门领袖,一生创办了多所僧伽教育学校,其教育实践和思想值得总结继承。圆瑛的僧伽教育事业源于对佛教的信心,认为佛教是文化中心、救世根本,佛教教育的根本是僧才教育。新版《圆瑛大师年谱》有关其僧伽教育史料存在诸多错讹和缺漏的地方。关键词:圆瑛;丛林制度;僧伽教育实践;僧伽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B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4-0011-0410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然而佛法流布人间,自有它应时应机的特定形态。汉唐时期,佛教经典由

2、西域源源不断流入中土,大量的经典被传译过来。译场成为早期佛教的主要教育形式,鸠摩罗什、玄奘等主持的译场就培养了大批僧才。中唐以后,禅宗一枝独秀,丛林制度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形态,其教育形式一般表现为师资相授和禅堂、法堂、学戒堂等的集体修学。丛林教育注重德育、学修一体。儒家的书院教育正是在丛林制度的刺激下产生的。步入近代,受佛教内部危机和世俗学制影响,丛林式教育逐渐向学校式教育过渡。圆瑛是近现代著名的佛门领袖,一生致力佛教组织工作,尤其注重对僧人的教育,创办了多所僧伽教育学校,其教育实践和思想值得总结继承

3、。圆瑛与太虚法师是近代佛教复兴的佛门双璧,但讲到近代的佛教教育,一般对太虚着墨较多,而对圆瑛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台湾地区的僧伽教育,从光复迄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几所佛学院,如慈航创办的弥勒内院,白圣法师创办的中国佛教三藏学院、中国佛学研究院、戒光佛学院等,都延续了圆瑛大师的办学传统。可以说研究台湾地区近现代的佛教教育,圆瑛法师是绕不开的关节点。学界有关圆瑛僧伽教育的研究不多,且多侧重思想内在理路的梳理,而缺乏历史场景的分析。本文首先从圆瑛僧伽教育实践入手,考述其一生所创僧伽教育学校,订补《圆瑛大师年

4、谱》,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僧伽教育思想。一、圆瑛生平10圆瑛(1878-1953),俗姓吴,福建古田县平湖乡端上村人。幼年失怙,由叔父抚养。大师聪明绝伦,过目成诵,有神童之誉。但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如幻,早有出世之志。1894年,圆瑛17岁,县考秀才,名列榜首。同年夏天,离家出走至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后被叔父追回。1896年,法师19岁时,再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增西上人为师,落发为僧,法名宏悟,字圆瑛,别号韬光。法师出家后,先依涌泉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后亲近雪峰达本和尚,修习苦行。此后,他箪瓢只杖,云游四方

5、,广参博学。先后朝礼五台、九华、普陀等名山胜迹。历参冶开、寄禅、谛闲、祖印、慧明、道阶等尊宿。得法于宁波七塔寺慈运老和尚,亲承法印,传临济正宗40世、曹洞正宗46世法脉。圆瑛兼通禅教,尤精《楞严》,被誉为“楞严独步”。先后7次被推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并荣膺宁波天童寺、七塔寺、接待寺、福州涌泉寺、泉州开元寺、古田极乐寺、雪峰崇圣寺、槟榔屿极乐寺等十大名刹方丈。法师著作有《楞严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一吼堂文集》等近20种,后合编为《圆瑛法师》行世。10纵观圆瑛一生行迹,僧伽教育事业可以从190

6、8年算起。是年法师31岁,辅佐寄禅长老,力拒伊藤贤道,呈文浙江巡抚聂仲芳,请自兴建僧伽学校,组织僧伽教育会,此为我国有僧伽教育会和僧伽学校之始。故此,我们可以说圆瑛法师在近代僧伽教育史上扮演了开创者至少是辅助开创的角色。1909年,应宁波佛教界同人和士绅各界的请求,住持宁波千年古刹接待讲寺,于寺创办佛教讲习所,太虚、圆瑛对此期望甚深,赋诗持赠。1911年3月,圆瑛在接待讲寺建造讲堂,撰写讲义,主讲《大乘起信论》、《观音菩萨普门品》、《法华弘传序》等经论。1919年,经过10年办学探索,在总结办学经验的

7、基础上,圆瑛亲自撰写《宁波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简章》,对学校的宗旨、课程设置进行规定。1925年5月,闽南佛学院在厦门南普陀寺创办,圆瑛起草章程并主持开学典礼。1929年4月,圆瑛任宁波七塔寺住持兼报恩佛学院院长,任期2年。该院由溥常长老在1928年9月1日创办。1936年10月《报恩佛学院院刊》创刊,圆瑛题词祝贺,指出佛学院设立的意义,并对学僧提出殷切期望。1937年9月在福州法海寺创办法界学院并任院长。1938年10月在马来西亚槟城创建佛学研究会。1945年1月在上海创建圆明讲堂楞严专宗学院,以“楞

8、严”为专宗,故名。课程以《楞严经》为主课,以《圆觉经》、《大乘起信论》、贤台教仪、唯识、文史为助课。学习期限3年,中途不得退学。学僧的膳宿、经文、笔墨均由学院供给。1948年圆明楞严专宗学院第一期结束,更名为圆明佛学院。1948年圆瑛任鼓山佛学院院长,与盛慧等重兴佛学院。1949年2月15日,在《弘化月刊》发表《鼓山佛学院缘起》。圆瑛创办的僧伽学校是清末民国佛教办学风潮的一个缩影。从1914年至1944年,仅仅30年间,全国各省所办僧伽学校不下三四十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