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

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

ID:5605166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9

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_第1页
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       北京中医医院(100010)                        程海英  关键词:头痛,经络辨证  头痛作为一个症状见于多种疾病中,运用中药治疗时以病因辨证和脏腑辨证为主,但应用针灸治疗时则首先要重视经络辨证,治疗取穴也应充分考虑经络的分布和走向,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穴位和针灸手法来进行治疗,临床常见的头痛主要有:  

2、1.后头痛:后头痛为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所致,常出现头痛时作,痛连项背,并伴有一系列风寒表证的症状,多见于颈椎病患者。治疗以疏风散寒,调和气血,通达经络为大法,依上病下取的理论,取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所出之井穴至阴、原穴昆仑以止头痛,局部选用风池、风府等穴。此外临床观察到:脑力劳动者亦常出现一侧后头痛,针刺至阴穴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2.前额痛:前额痛一般由阳明胃热所致。若为外邪化热转入阳明者,可伴有阳明经热的四大症状,如素有胃火炽热,嗜食辛辣者,可伴有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治疗均以泻阳明胃热,清理气血为法,取中脘用毫针

3、泻法。前额痛为足阳明经之患,中脘虽属任脉之穴,但为胃之募穴,是胃腑之气注输于胸腹之处,故泻中脘可清胃腑之热,调理阳明之气血,从而止前额痛。此外常可配合胃经荥穴内庭治之以清解胃热。  3.巅顶痛:巅顶痛为足厥阴肝经感受风寒所致,肝阳上亢亦可出现此证,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阴寒随经上逆,清阳被扰或阳独亢于上,两者均能造成气血受阻,临床上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和情绪激动者,治疗以四神聪、合谷、太冲相配。合谷具有和胃化湿之功,太冲为肝经原气所汇聚,可疏肝理气,两个原穴相配称之为“四关穴”,共济疏肝散寒、降逆化浊、疏通经络之功。肝阳上亢者采

4、用四神聪锋针点刺放血,可即刻奏效,同时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4.瘀血头痛:瘀血头痛是为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阻塞脉络所致。临床上多见于前额、巅顶部,采用局部放血或火针点刺常可使瘀血祛除,经络疏通而痛止。在具体应用时结合临证表现和病证之所酌情配合相应腧穴。  5.偏头痛:偏头痛的病因虽比较复杂,但其病位均在少阳。著名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选出具有宣散手足少阳,疏风止痛的一组有效穴位,即:丝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这组穴可以作为治疗各型偏头痛的基本配穴。从方义上说丝竹空为足少阳经气所发之处,也是手

5、少阳经脉的终止穴,穴位本身就可以治疗偏头痛,沿皮透致率谷,更加强了疏通手足少阳经脉的作用,这是因为率谷不仅是足少阳经脉的穴位,主治偏头痛,而且它又是足少阳、足太阳二经的会穴,具有疏散少阳风热使其循太阳经脉达表的作用。因此丝竹空透率谷是治疗一切偏头痛的有效主穴。合谷是手阳明经之原穴,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具有安神镇静止痛之功,据五行属性,本穴属木,所以它对疏通少阳更有突出的效果。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据《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记载:“列缺善疗偏头患”,与合谷相配更有原络配穴的意义。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腧穴,按五行性质亦属木,因

6、此在疏泻少阳风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它位于足部,具有远离病所,引热下行的作用。若为外风型则多见头侧持续性胀痛,遇风寒加重,项部拘紧等,常可配风池、曲池、绝骨等穴治疗。若为肝胆实热型可见头侧目闰动疼痛,痛如刀割,面赤等症,常配丝竹空、内迎香放血,针刺四神聪、行间等穴,这四个穴在平肝疏风方面有显著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型多见偏头痛,胀闷如裹,脘闷纳少等症,常配悬颅、颌厌、中脘、足三里或丰隆、气海针灸并施。悬颅、颌厌均位于颞月需部,除了在经脉循行上对偏头痛有突出效果外,还是足少阳、足阳明相交会之穴,并有疏导胃腑、振奋中阳的作用。中

7、脘、足三里配丰隆使健脾化痰之功更强,气海疗诸虚百损,用来培补下焦,则中土自受补益,加用灸法就更增加了温补的效果。  6.全头痛:全头痛可见于痰湿阻络证,肾精不足证和气血两亏证,其典型症状和治疗各不相同。痰湿头痛者,可取中脘穴,任脉总任一身之阴,水液代谢也与任脉有关,故针任脉之中脘穴以燥湿化痰降浊,使痰湿无可生之机,痰湿祛则经络通。肾虚头痛者,治疗可取百会、上星、关元以滋补肾阴,濡润脉道。百会、上星都为督脉之穴,百会又为三阳五会与上星都位于头,可以引气血精髓上达于脑,营养脑络,促进血行。关元为补肾要穴,补关元可以滋补肾元,肾

8、元足则脑髓得养,头痛自止。若气血两亏可取中脘用补法,并灸神庭。脾胃乃气血化源,中脘可以强健脾胃,促进气血生化。神庭为督脉之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灸神庭可补阳,阳气盛则促进气血运行。神庭位于前发际边,灸神庭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两穴相配补养气血,改善气血运行而止痛。  以上仅从头痛的治疗谈经络辨证,临证中经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