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

ID:56054819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19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_第1页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_第2页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_第3页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_第4页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言绝句格律浅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言绝句格律浅谈            ——写给初学写诗的朋友一、用韵:有多种选择,笔者较欣赏的是以下两种:1、平水韵。(初学者不推荐)2、完全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用韵,去掉入声字。注:不管用哪一种,在同一首诗中请不要交叉使用,那在诗词比赛中是不允许的。3、近体诗(五、七绝,五、七律,排律)凡押韵都是平声韵。二、平仄。古声调是平、上、去、入。现在按现代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白了,就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平:第一、二声。仄:第三、四声。问:那么,入声上哪去了?不管他就是了。初学者若按今韵来,是不会

2、遇到这个问题的。三、对与粘。举个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诗有四句。我们挑出四个字:日、河、穷、上呵呵,看出点儿什么了?对了,都找的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日:仄声;河:平声;穷;平声;上:仄声。1、        “日”与“河”的声调相反,且必须相反,即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不同(第三、四句的关系也一样)。前一个字是平,后一字应当是仄,反之亦然。这叫做“对”。违反了规则就叫“失对”。2、        “河”与“穷”的声调相同,且必须相同,即第二、三句的第二个字声调须相同。前一个字是平,

3、后一个字须是平,前一个字是仄,后一个字也应是仄。违反规则就叫“失粘”。粘和对是写近体诗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五绝的格式。格式有四种: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看了一头雾水?没关系,喝杯茶,再往下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绝有几种平仄句式。也有四种: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刚才王之涣先生的那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成声调即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必有人问:胡说,“欲”不是第四声吗?怎么你给弄成“平”了?

4、其实,是因为单数的字可平可仄,双数的字不能变动,但是这不绝对。这里,我们把可平可仄的字用红笔涂出来。来看这组声调的第一句:仄仄平平仄。前两个字都是仄,这称为“仄起”,第五个字是仄,所以称为“仄收”。故此,从第一句可知这一种类型称为“仄起仄收式”。呵呵,不叫“破剑式”哦。又叫“仄起不入韵式”。为什么这么叫呢?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押韵必是平声韵,而本句第五个字不是“平”,而是“仄”,当然“不入韵”了。第一句“仄仄平平仄”我们明白了,那么,第二句应当怎么确定呢?假如没有王之涣先生的这一首诗,我们如何知道第二句必是“平平仄仄平

5、”呢?答:1、用“对”。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相对,在此情况下,第二句第二个字必是“平”;2、第二句最后一个字必是“平”(这是一定的)。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五字都是“平”)的只有“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第二句我们都确定了,那么,第三句的平仄又要怎么推敲出来?方法如下:1、用“粘”。由于第二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刚才已说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必是“平”,才能满足“粘”的要求。2、不论哪一首五绝,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必与韵脚相反,一定要是仄。综合两点,满足此条件(第二字“平”,第五字“仄”)的只有“

6、平平平仄仄”。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四句的平仄:1、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与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对”。而刚才已知,这一类型中,第三句的第二个字是“平”,所以第四句的第二个字必是“仄”。2、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是要押韵的(这是常识),所以当是“平”。满足此条件(第二个字“仄”,第五个字“平”)的只有“仄仄仄平平”。话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这不是故弄玄虚吗?你看,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就这么简单,用得着如此长篇大论?”不!如果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刚才讲的是“仄起仄收式”,刚好如此。请看底下卢纶先生这一首诗《塞下曲》(

7、仄起平收式):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出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请看,第一、二句全为“对”吗?可是,如果用刚才我们使用的方法,就一定不会错。且用此方法,可以将五绝四种格式都推导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一试。附标准答案如下。注下划线的表示可平可仄。1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3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8、仄,平平仄仄平。有的朋友也许又会问:“你把好几个字都加了下划线,我们又要怎么记呢?”答案十分之简单:不用记。既然可平可仄,那还怕什么?怕写诗犯了错了?不会啦。可能又有朋友会问:“五绝知道了,七绝怎么办?”好说。给五绝的每一句开头多两个字,这两个字平仄要与刚才的前两个字相反。如“仄仄平平仄”,写成七绝便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就是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