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

ID:56057068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读文入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案自主学习秀出风采(一) 1、了解作者2、查阅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自读。(二)读课文,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自主预习篇”(三)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导学案㈠合作探究智慧共享第一课

2、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情感脉络。探究过程:1、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重点抒情的段落有③、重点写景的段落有④⑤⑥。2、找出文章直接抒情的语句。用“﹏﹏”在原文中划出。明确: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六段:但

3、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

4、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3、问题为“荷塘月色”,作者描写了荷塘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完成表格)(答案见《教师用书》“关于练习”一)景物特点4、结合文中描写心理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线索。(答案见《教师用书》“关于练习”一)作者的情感发展线索:→→→→    5、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所谓“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

5、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参考答案文眼:心里颇不宁静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分析思想感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6、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仍是淡淡的哀愁导学案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2、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本文语言精美朴素、,写景状物传神,充满诗意一、阅读课文第四、五、六段,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这几节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特点?作者怎样写的?请勾出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思考探究。2、结合1,试总结本文在写景状物上

7、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参考:第四段: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

8、的想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