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

ID:56059942

大小:1.42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_第1页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_第2页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_第3页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_第4页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噬菌体快速检测方法一、目的要求1.定期检测生产车间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和大小。  2.学会快速检查发酵液中是否被噬菌体污染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的病毒,某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一种或与它相近的某种细菌。按其感染细菌的过程分两类:大多数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因而可在含有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如图1。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呈原噬菌体(或称前噬菌体)状态,一般不引起细菌裂解,使宿主成为溶源性细菌。在肉膏蛋白胨双层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噬菌斑中心的菌落,即

2、为溶源性细菌。了解噬菌体的特性,快速检查噬菌体,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防止噬菌体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图1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是预防噬菌体的一个措施。在连续使用特定菌株进行赖氨酸发酵时,首先是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增加,数月后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也急剧增加,随之主发酵罐发酵液中的噬菌体检出浓度也就增加;当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上升到每个平板达10~20PFU/ml(噬菌斑生成单位)时,二级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为40~50PFU/ml;之后迅速增加,达到102PFU/ml的程度,终于在主发酵罐发生溶菌。经常检测赖氨酸分厂环境中,特别是空气中与种子

3、罐二级种子液中的噬菌体数,就能知道环境的噬菌体污染程度,也就能预知主发酵罐中会不会发生噬菌体的污染。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体积是细菌的1/1000左右,它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噬菌体具有非常专一的寄生性,只能在特异性寄主细胞中增殖。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生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噬菌体的繁殖必须依存于寄生菌的繁殖,只能在活的正在繁殖阶段的细胞中进行增殖。在死的、衰老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以及在代谢产物或培养基上都无法繁殖。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注入DNA)→复制→成熟→裂解五步,寄生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来的

4、成熟子代噬菌体随时又侵染其他细菌,开始新的生活循环。赖氨酸发酵中污染噬菌体,由于侵染时间和感染量的不同,以及噬菌体“毒力”和菌株敏感性的差异,表现症状是不一样的,一般泡沫多、pH偏高、OD基本不长甚至下降,轻度感染或后期感染常看不出异常变化,可用快速检测法。三、实验材料(一)菌种  赖氨酸生产菌。(二)噬菌体来源  赖氨酸发酵异常发酵液。(三)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种子罐培养基。(四)仪器  台式离心机、721型分光光度计、显微镜、恒温水浴、培养箱、冷藏箱等。(五)其他物品  培养皿、试管、吸管、玻璃涂棒、离心管、方瓶等。四、实验内容(一)噬菌体污染快速检查方法生产或科研中使用的

5、菌株,若被噬菌体污染,常有异常表现:接种的斜面或克氏瓶生长的菌苔上出现不长菌的透明区;液体发酵过程镜检菌体染色不均匀,细胞形态不整齐或膨大呈将破裂状,活细菌数目减少;发酵过程糖消耗减慢,氨基氮和pH变化异常;发酵液稀薄,发酵终产物产率降低等异常状况,以上多为被噬菌体侵染的现象。目前采用生物测定法进行噬菌体检查,约需12h左右,这样不能及时判断是否有噬菌体污染,无法针对情况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快速检查大致确定是否被噬菌体污染可采用以下方法:1.显微镜直接检查:定时取发酵液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异常菌体。取赖氨酸发酵正常发酵液和异常发酵液,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及生长

6、情况。2.离心分离加热法:根据微生物细胞被噬菌体裂解后,其高分子内容物从细胞逸出的特点,采用发酵液离心分离后的上清液加热来快速检测噬菌体。原理是基于正常发酵液离心后菌体沉淀,离心后的上清液若蛋白含量不多,加热后仍清亮;侵染噬菌体的异常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因含高分子内含物,加热后自裂解菌中逸出有活性蛋白沉淀,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丁达尔效应而不清亮。此法简单、快速,对发酵液污染噬菌体的判断亦较准确。但不适于溶源性细菌及温和噬菌体的诊断,对侵染噬菌体较少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也往往不适用。离心分离加热法快速、便捷、准确,半小时就能确定料液是否污染噬菌体。具体操作步骤:取赖氨酸发酵正常发酵液和异

7、常发酵液,4000r/min离心20min,分别取两组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A1),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OD650光密度值OD1650;再分别将两组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A1)5ml于试管中,置沸水浴中煮沸2min(A2),检测A2溶液OD650光密度值OD2650。判断:(1)OD1650≈OD2650,正常;OD1650«OD2650说明污染噬菌体。(2)目视比浊:A1清亮;A2若有浑浊或明显浑浊或明显大块悬浮物则说明污染噬菌体。但当出现明显浑浊后,悬浮物下沉料液清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