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

ID:560645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9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_第1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_第2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_第3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_第4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探究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创新已比较成熟,但是同时基于两者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目前比较少。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所选择的不同模式,以期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使企业发展得更平稳。[关键词]生命周期;协同创新;共生理论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4.055[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

2、4-0106-021协同创新理论演绎及简评协同(synergy)概念是1965年由Ansoff在其《Corporate8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主要是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指出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司之间的协同。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迈克尔·波特(1985,1987)认为协同带来竞争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的公司通过分享优势和资源的转移和能力。熊彼特(J.Sc

3、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自从Schumpter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Freeman和Lundvall等学者开创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同,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合作各方的组织特征、合作意愿、绩效评价的研

4、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1],Etzkowita所著的《三重螺旋》更指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thethirdmission),“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2]。8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近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各个创新主体的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需要各

5、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其整合。其中,郭晓川完成的“大学—企业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柳卸林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鲁若愚的“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佟晶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王成军的“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郭斌的“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等,是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雏形。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2共生理论演绎及简评“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

6、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概念: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8together)[3],之后范明特(Famin-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对此发展完善,得出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Ahmadjian,1986)[4]。共生现象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于1970年运用共生学说研究了细胞体,

7、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1960年第一次提出共生进化理论,并于1981研究了共生在细胞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欧·威尔逊在1990年提出自然生物之间的寄生、偏利共生及互利共生关系。在国内,袁纯清于1998年首次完整地运用共生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共生理论,并将其引入我国小型经济的研究,2002年又引出了金融共生理论概念;吴飞驰于2002年出版了《企业的共生理论》,全面地研究了企业的共生现象。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模式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

8、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它反映和确定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共生组织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