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

ID:56070563

大小:9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19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_第1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_第2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_第3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_第4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人教大纲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大纲版高考复习配套月考试题A卷物理(二)适用地区:人教大纲考查范围: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大C.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快D.加速度大小恒定,

2、物体的速度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丙丁F1F2F3F1F2F3F1F2F3F1F2F33.(2010·华普模拟)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大小等于4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几个与平面平行的力的作用下静止在一水平面上,现将其中一个向东的力从减小到,其他的力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将是下面所列各项的哪一个()A.B.,方向向东C.,方向向西D.,方向向西5.木星的一个卫星———木卫1上面的珞玑火山喷出岩块上升高度可达250km,每一块石头的留空时间为1000s。已知在距离木卫1表面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木卫1的重力加可视

4、为常数,而且在木卫1上没有大气。则据此可求出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的关系是()-8-用心爱心专心A.B.C.D.6006.如图所示,有一楔形滑槽,水平放置,一楔形滑块可在槽中滑动,滑块重G=20N,楔形滑块的一个底角等于θ=600,滑块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要使滑块沿着滑槽匀速滑动,需要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的大为()A.3NB.6NC.12ND.24N7.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

5、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8.如图,长方体木块A、B质量相同,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1、F2共同作用下,木块A、B相对静止并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已知F1>F2,关于B受到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向向右B.,方向向左C.,方向向右D.,方向向左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t/sv/(m·s-1)01212345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

6、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0.(2010·福建卷)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A.18mB.54mC.72mD.198m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5分。其中11题7分,12题

7、8分)11.(2010·重庆卷)(7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技术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8-用心爱心专心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⑴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⑵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m/s(取2位有效数字);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用sA、

8、sB、sD和表示)12.(2010·江苏卷)(8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