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

ID:5609631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_第1页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_第2页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_第3页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_第4页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矿质营养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二、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在

2、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教学难点 】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课时安排】实验、授课一共两课时。【教学手段】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过程 】1、引言课前指导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培养出一些植物体,以便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的思考,以此引入本节内容。也

3、可以从分析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元素组成入手引入课题。例如,植物体内的物质中,蛋白质通常含有N,S、叶绿素含有Mg,核酸含有P,但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从二氧化碳获得C和O,通过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种类与植物吸收的元素种类之间的矛盾,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植物还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这一事实。也可以从根的渗透吸水直接引入,因为学生都知道土壤溶液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这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溶于水的这些矿质元素离子是否是和水一起被吸收的?从而引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2、矿质元素的概念和根对

4、水分的吸收情况一样,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无机盐吸收有关的初步知识,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矿质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矿质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①植物收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器官是什么?②植物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③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主要以什么存在?④植物体运输水和矿质元素离子的通道是什么?知道这些通道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吗?⑤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都可以参与哪些生理功能?⑥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离子是如何散失的?等等。在讨论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

5、生分析矿质元素的概念、必需元素的概念、植物体内哪些元素是大量元素、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可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方案,以便渗透研究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有重要作用。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这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第一步可先让学生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离子交换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下面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对交换吸附的思考和理解:

6、①通过《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如何理解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是一个简单的单因子对照实验。在单因子对照实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即,除了要研究的那个因素设置为可变外,其它所有条件都尽量保证一致。在该实验中,可变的因子只一个,即染色后的根放入的溶液不同,一个是氯化钙溶液(为实验组),另一个蒸馏水(为对照组),除了这个因素不一样外,该实验要求其它因素都尽量要保证一样,如根发育的时期、剪取的根的条数,剪取的根的长度,染色的时间,两种溶液的体积,等待的时间

7、等等,这个实验虽然很简单,但学生对它包含的对照思想一定要重视并理解。②为什么亚甲基蓝可使根细胞染成蓝色?③为什么实验后蒸馏水与其中的根都没有发生颜色上的变化?④为什么实验后氯化钙溶液变成浅蓝色,而根的蓝色褪去了一些?⑤为什么在实验中要选择生长旺盛的根来做实验?⑥为什么要选择亚甲基蓝这种活体染色剂,如果换成别的能杀死细胞的染色剂的话,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否不受影响?学生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做一些知识和方法上的提示,最终使学生明白矿质元素离子交换的原理,然后可就上述实验做进一步讨论:①在这个实验一共进行了

8、几次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本实验过程中实际涉及两次交换吸附,第一次是在染色过程中,亚甲基蓝阳离子与根细胞表面的氢离子交换;第二次是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与氯化钙溶液的钙离子交换;②本实验的对照组是哪一组?本实验中用蒸馏水作对照的原因是蒸馏水中基本不含可供交换的离子。③在这个实验中,与亚甲基蓝阳离子发生过交换的离子有哪些?等等。(2)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