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

ID:5609736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9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信支付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微信支付作为2013年度互联网创新大奖产品,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手段,与移动社交、LBS、O2O,以及传统行业相结合,有着大量创新的应用场景。在2014年伊始微信红包点爆移动支付市场之前,本文以问卷加访谈方式收集了以中青年消费群体为主的意见,构建出微信支付用户采纳模型(TAM)。该模型为微信支付在短时间内构建标准规范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不仅仅是微信本身,还包括企业商家这样的合作伙伴改善服务内容的帮助,提高用户使用度和满意度。Abstract:Wechatpayment,wh

2、ichhaswonthe2013InternetInnovationProductAward,isanewmethodoffinancialservice.Itcanbecombinedwithmobilesocialnetworking,LBS,O2Oandeventraditionalindustries.So,therewillbealotofinnovativeapplicationscenarios.Beforetheeventofwechatluckymoneyenvelopeearlyin2014,whic

3、hreallydetonatedmobilepaymentmarket,thispapercollectstheopinionsmainlyfromtheyoungconsumergroupsbyquestionnairesandinterviews,thenconductsamodelofWechatpaymentuseracceptance(TAM).This12modelprovidesascientificbasisforWechatpaymenttobuildasolutionofstandardspecifi

4、cationsinashorttime.What’smore,notonlytheWechatitself,butalsocorporatepartners,thismodelcanhelpthemtoimproveservices,useandsatisfactionofusers.关键词:微信支付;技术接纳模型(TAM);感知娱乐性;移动情境Keywords:Wechatpayment;TAMModel;PerceivedPlayfulness;MobileContext中图分类号:F626;G206.2文献标识码:

5、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131-040引言拥有超过3亿活跃用户的微信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即时通讯软件之一。微信支付是2013年8月由腾讯基于微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推出的移动支付新产品。用户只需在微信中绑定银行卡,设定支付密码,就可以将微信转变成移动钱包,即可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及服务,用户在支付时只需在输入微信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无卡支付,过程简单流畅。122013年是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突飞猛进的一年,交易额达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6%。随着4G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应

6、用场景不断丰富,线上线下业务形态不断创新,移动支付业务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传统方式是借助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SMS、IVR、WAP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交易活动。微信支付是移动支付融入移动社交、移动电商等热点领域的创新应用。不管是基于拥有6亿用户的微信还是交易额过万亿的移动支付,微信支付的想象都是无限的,本文希望通过关注微信支付实际使用环境,结合技术接纳模型等理论,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人们对其接受和使用,并为微信支付寻求增强用户持续使用的方法。1微信支付技术采纳研究

7、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基于社交平台的移动支付的研究还很少,但鉴于微信支付是社交与移动支付的结合,因此学者们对社交平台及移动支付业务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对本研究都有指导意义。梳理移动支付技术相关研究可知,理论框架主要对技术接受模型(TAM)扩展和延伸。Davis[1]等学者于1986年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始于研究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关键因素,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因素根本上决定用户使用某种特定技术和服务的倾向。感知有用性(perceived12usefulness,PU)意指企业和个体相信使用该特定技术和服务可

8、以提高绩效或生产率;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PE)则指这项技术和服务的采纳过程不需耗费过多的努力成本,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正向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用户的实际使用。模型如图1所示。技术接受模型在移动支付领域得到了学者们的使用和验证,并在解释和发现用户接纳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