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

ID:56107579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_第1页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_第2页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_第3页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吹泡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靖江市城西幼儿园学科语言班级中班教师吉红梅活动名称中班语言活动:吹泡泡执教者吉红梅一、设计思路:晨间活动,我带幼儿到户外玩吹泡泡游戏时,发现幼儿对泡泡十分感兴趣,而且对泡泡的形状、颜色很了解,并能用一些好听的词来形容,由此我想到在周围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泡泡的物体,以及相关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为了加深幼儿对自然界中现象的理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既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幼儿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体验诗歌意境美;2.能理解事物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配对;3.在配对的基础上乐意仿编诗歌。三、活动准备:1.歌曲《泡泡不见了》2.与诗歌对应

2、教具一套3.吹泡泡的用具每人一份四、活动过程:活动步骤及教师指导幼儿行为表现及评析一、音乐《吹泡泡》,导入主题1.幼儿倾听音乐,体验吹泡泡的乐趣。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仔细听听歌里唱了什么?2.教师:你们以前吹过泡泡吗?泡泡什么样的呀?幼儿自由交流。(泡泡圆圆的,有大有小,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师:现在泡泡王国呀,也来了许多泡泡,但这些泡泡和你们以前吹的泡泡可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哪些泡泡吧?幼儿对泡泡的形状、颜色有一定的了解,能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环节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愿望。活动步骤及教师指导幼儿行为表现及评析二、出示图片,欣赏诗歌1.出示苹果。师提问:这是

3、什么?苹果圆圆的,就像泡泡一样,它是谁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说苹果是苹果树吹出的泡泡?(因为苹果是苹果树生长出来的,所以说苹果是苹果树吹出的泡泡。)2.出示鸡蛋。师:这是什么泡泡?它是谁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说鸡蛋是母鸡吹出的泡泡?(因为鸡蛋是母鸡生出来的)3.出示青蛙图片。师:青蛙吹出的泡泡是谁呢?为什么小蝌蚪是青蛙吹出的泡泡?4.出示乌云图片。师:这是谁?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呢?为什么说雨点是乌云吹出的泡泡?(因为下雨前总是黑黑的乌云先来,然后小雨点才落下来,乌云就好像是小雨点的妈妈。)5.我们爱不爱泡泡?我们爱各种各样的泡泡。学习词:各种各样6.教师小结:这四幅画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

4、,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吧。三、幼儿学习并朗诵诗歌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2.幼儿分组朗诵诗歌;3.完整地朗诵诗歌。四、仿编诗歌1.幼儿各自在桌上找卡片配对并仿编儿歌。教师启发指导:泡泡王国里还有许多的泡泡呢,请你们到泡泡篮子里找一找,再到另一个篮子里把它们的妈妈也找出来。幼儿能在老师引导下,说出苹果与苹果树之间的依存关系。教师出示各种颜色鲜艳的图片,幼儿十分感兴趣,活动积极性高。这一环节,幼儿无法说出乌云与雨点之间的关联,教师能及时给予帮助,让幼儿了解。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可加深幼儿的印象。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操作卡片,使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活动步骤及教师指

5、导幼儿行为表现及评析(如叶子、树;小鸭、鸭妈妈;梨子、梨树)2.幼儿交流配对结果和仿编诗歌。3.师生将仿编的诗歌组合一起完整地朗诵。4.老师交待任务:泡泡王国还有许多的泡泡,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还有谁是谁吹出的泡泡?请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几名幼儿回答。(如宝宝是妈妈吹出的泡泡,椰子是椰树吹出的泡泡,花儿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小结:小朋友,你们到大自然去走一走,看一看,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的泡泡,看到后到幼儿园来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哦。五、游戏:吹泡泡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找到了那么多的泡泡和它们的妈妈,还编成了诗歌。现在我们一起和泡泡来做游戏吧!可要注意安全喔!教师虽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大胆

6、想象,但由于刚升入中班的幼儿思维不够活跃、扩散,只能根据诗歌内容简单仿编。这一环节是活动的延伸,旨在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五、活动反思:(就本次活动的得与失、师幼互动、对话的过程、教师的教法、提问的效度、环境与材料的互动效果、幼儿的学习兴趣等进行剖析、反思)本次活动前我先对幼儿的知识面进行了解,在充分考虑到幼儿前提下我利用音乐来引起兴趣,并设计了图片及幼儿操作学具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采用引导式提问和发散性提问来帮助幼儿分析理解诗歌,然后自然而然地让幼儿根据操作结果进行仿编,水到渠成,最后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幼儿兴趣很高,能很好地参与活动,并掌握所学内

7、容,效果明显。但我在组织过程中速度稍快,给人感觉太急促一些,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节奏的掌控和活动过程中的细节,使活动能更完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