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论文.doc

合作探究论文.doc

ID:56107615

大小:4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19

合作探究论文.doc_第1页
合作探究论文.doc_第2页
合作探究论文.doc_第3页
合作探究论文.doc_第4页
合作探究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探究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合作探究中生成智慧与人格 党西玲【教学案例】  数学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纸,问:“你有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带着问题,用了7-8分钟的时间寻找答案。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算法:7×4=28(平方厘米);7×5=35(平方厘米);(7+5)×2=24(平方厘米)……接着,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面积2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乘得到的,一个小组代表边把平行四边形拼接成长方形,边说着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理由。面积35平方厘米是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得到的,另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也是把

2、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一脸疑惑,出现了小声的议论。我也说:“是呀,他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35平方厘米当然也应该是正确的。”我这么一说,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个学生质疑:“同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会不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表意见,纠正错误。有的学生还发现:当把平行四边形拉转成长方形时,面积是最大的。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下课铃响。  借此案例,笔者想谈谈近阶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3、的一些思考。  使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  扎实的“双基”教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削弱“双基”。如上述课堂片断后的教研中,就有老师问:“几乎用整节课的时间探究公式,没有习题训练,学生能行吗?”  应对考试的课我也上过:出示用硬纸片剪成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讲授大约用时10分钟,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练习。  压缩新知获得的过程,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会使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不以为然。事实上,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

4、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片面的、错误的想法,仅凭教师示范讲解,往往不奏效,学生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接受了正确的观点,错误的想法仍然潜伏,没有得到删除或更正。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错误的想法被替代,正确的知识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比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也曾设计通过割补转化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也确实受此影响,没有其他的想法,轻而易

5、举地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但后来,我坚决摒弃了这样的做法,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直面问题,激活已知、探究新知。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不用割补也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面积计算公式。于是,矛盾冲突产生了,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转化过程中,图形面积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我想,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接受的,而学习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亲身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会有深切的体悟。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自主、合作、探究往往会造成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分化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此否定自主合作

6、、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不是要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水平,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若真要防止分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接受训练。然而,这种生产“标准件”的教学能批量传授知识,却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够的试错空间,需要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为了实现差异的发展,必须进行开放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就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创设情境、开放空间、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各有所得。平

7、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的割补转化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敢于探究的精神、同伴的合作交流、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学生得到不同而又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保底而不封顶”。  数学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和人格生成最为活跃的场所,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使数学课堂散发出永久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准确掌握合作交流契机党西玲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使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呢?本文仅针对合作学习时机的恰当选择介绍了自己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合作时机的选择应在

8、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遇到困难时;合作时机的选择应在学生对问题的解法、意见不一致时,合作时机的选择应在处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时。只有选择恰当的合作交流的契机,才能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和低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