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

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

ID:5611761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_第1页
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_第2页
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安全不再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学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可以说,安全工作是学校首要的、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学校人员集中,易发生群体性伤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一个学生牵动的是一个或几个家庭,影响面大;中、小学生本身自制力差,易冲动,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再加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力等原因,致使学校安全工作,成为学校最沉重的话题。学校安全工作,如蒙面走钢丝,让人提心吊胆;似负重履薄冰,使人寝食难安。通过参

2、加培训学习,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在此进行简要分析。一、危房校舍和黑校车是师生安全的头号杀手我们的校舍,大多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质量低劣,超期服役,相继成为危房。由于排危乏力,校舍跨塌,隐患频出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在农村地区频发校车伤人事故,数字惊人,令人痛惜。“安全不保,谈何质量?”“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在师生安全不保的情况下,教师能安心教书吗?家长能放心送子女入学吗?学生能专心读书吗?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排除校舍危房,做好校车有效管理,迫在眉睫;消灭安

3、全“杀手”,确保师生安全,刻不容缓。二、管理不力、意识不强是安全事故的源头学校人来人往,人口稠密。中小学生具有易动、好奇心强、可塑性大、自我保护能力差、法制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等特点,如果学校安全管理不力,责任意识不强就会埋下安全事故的源头。一些学校,虽有分管领导,也有安全领导小组,也制订了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签订了各种安全责任书,但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奖惩不兑现,致使学校安全隐患重重,随时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常常是出现什么样的安全事故,就强调这方面的安全工作,措施滞后,亡羊补牢。为

4、何不防患未然,警钟长鸣呢?安全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情系千家,心牵万户。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突然性、隐蔽性,始料不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安全工作管理,丝毫不能有赌注意识和侥幸心理。安全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分管领导必须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工作细致。要建立一支真抓实干的安全工作管理队伍,多走、多看、多管、多督促、多落实。二是制度落实,措施到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措施制度是保障,宣传教育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奖惩兑现是手段,事故为零是目的

5、。三是强化宣传,深入人心。让安全意识扎根脑海,让师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确保自我安全,确保他人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四是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的安全工作。三、环境复杂,安全杠杆失衡学校的安全工作复杂艰巨性,让人喘不过气来。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又增加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系数。这个失衡的安全杠杆,固然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有关,究其根源,更与其他因素有关。一是缺乏家庭的正确诱导。独生子女视若掌上明珠,任其随心所欲,一味地溺爱、迁就,从小助

6、长其扭曲的个性特点。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应酬、生计,与子女缺乏沟通、教育、管理。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子女、留守学生,得不到父爱母爱,造成中小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二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腐蚀剂、催化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思想、哥们义气等恶习,已严重侵蚀青少年的肌体。第三,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温床。在校园周围开设的网吧、酒吧等,猎奇心、好奇心让青少年蠢蠢欲动。甚至社会黑势力的触须已伸向学校这块净土,弱肉强食,惹是生非。长此以往,学校安全工作能不让人揪心吗?因此我们要主动作为

7、。一是强化管理。学校设置门卫,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建立一个科学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二是感化教育。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人”。三是整治环境。配合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弘扬社会正气。四是净化心灵,学校多开展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活动。我们倡导建和谐社会、创平安校园,这就要求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维”管理的安全大格局。人人关心学校安全,个个支持学校安全。只有这样,学校安全工作这个沉重话题,才会让人轻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