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

ID:5613469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_第1页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_第2页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_第3页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_第4页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意和改革:初步理论探析  摘要:尊重民意是成功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改革民意具有整体性、多元性、发展性、高涨性等。在改革过程中尊重民意应以法制为基础、以民主为方式、以引导为保障。关键词:民意;改革;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06-0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成为促进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同时,当前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深化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成为现阶段我们面临的关键挑战。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尊重民意是成功迎接这

2、种挑战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渠道之一。本文将围绕民意与中国深化改革的关系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一、尊重民意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尊重民意是贯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9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1]。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订,改革路径、方式、步骤、重点等方面的选择,必然需要倾听群

3、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愿。(二)倾听民意有助于反映改革措施及推进存在的问题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揭示出一个深刻的改革规律,即旧制度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2]。托克维尔的著作警醒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认真倾听民意,有助于深入了解群众的改革意愿、诉求,反映现行或准备推行的改革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完善相应的改革措施及防范对策,保证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三)倾听民意有利于广纳民智为破解改革难题寻找出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就曾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1]。政府引导与群众创造有机结合也

4、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进入改革“攻坚期”,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凸显,有效的顶层设计必然需要广泛吸纳群众智慧。面对一些改革难题,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难免造成改革决策脱离实际,通过问计于民,吸纳群众的智慧,将十分有益于优化改革方案,提升改革成效,甚至有可能为某些改革困局寻找到有效出路。9(四)倾听民意是均衡各方利益成功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加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分化也上升,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进入改革“深水区”,面对群众多元化

5、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必然需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协调兼顾不同利益,防止利益失衡和矛盾激化。二、改革民意的主要特征(一)整体性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还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现实成效、尚存的问题等,都决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改革的态度、意愿等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倾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存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的诉求等。目前中国社会各界普遍较为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反腐与法治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促进生态和谐等。(二)多元

6、性9由于人们的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存在差异,他们对于改革的态度、诉求、愿景等必然也体现出分化与多元性,甚至有可能对于同一改革主题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目前一般老百姓主要关注收入、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改善,党政干部更关注改革顶层设计、政绩考核制度改革等,企业界人士特别希望推进行政审批、行业垄断、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即使同一群体内部也可能存在分化,如知识界对于改革就存在众多不同倾向的见解。(三)发展性围绕改革问题的民意诉求也存在层次性、发展性,从基本生存需求,到小康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再到公民权益保障、生活环境优良

7、,然后到政治民主、个性自由、自我实现等,群众的诉求会随改革的逐步推进、发展程度的逐步提高而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之初,广大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是尽快摆脱贫困、保障基本生存;现阶段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群众可能会越来越追求政治民主、个性自由等。(四)交错性改革民意的交错性意味着,并不是围绕所有的改革议题,社会中的不同群体都属于固定的不同“阵线”,群体之间对于一项改革的意见一致,对于另一项改革的意见可能相左。例如城市中的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在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上,两者利益一致;但如果涉及到将非户籍居民纳入当

8、地社会福利体系,两者就存在利益竞争。这要求政府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凝聚改革共识,获取改革支持。9(五)高涨性无论是网络民意表达的热烈景象,还是一些权益表达行为的增加,都表明中国目前进入了一个民意高涨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广大群众对于改革的种种期待超过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