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

ID:56135012

大小:2.73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0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_第1页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_第2页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_第3页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20年2月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年2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1.(15分)SO2是大气污染物质之一,为粗略的测定周围环境中的SO2含量,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2)向A中加入1.0×10-3mol/L的碘水1.0mL,用适量的水稀释后,滴入2~3滴淀粉溶液。塞好A容器的塞子,然后缓缓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使空气不断通过A,当A中溶液由色变为色时,反应恰好进行完全,此时停止抽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中玻璃导管的末端为什么用装有带许多小孔的球泡?。(4)反复拉推注射器的活塞

2、时,为什么需缓缓拉动活塞?。(3)要使溶液恢复到原状态,需要加入克(填物质名称)2.(16分)(1)右边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案证明该装置不漏气。答:(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除尽气体。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4)假设上述各步反应

3、都能完全反应,则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3.(23分)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潮湿空气中,会自动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氯化铝常作为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并用于处理润滑油等。工业上由金属铝和氯气作用或由无水氯化氢气体与熔融金属铝作用而制得。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里,通过如图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1)开始实验时,不能先点燃A装置的酒精灯,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适量浓硫酸注入烧瓶里,其理由是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

4、E处可收集到纯净的氯化铝,其原因是;(4)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为、如果没有B、C两装置二使气体直接进入D管,将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后果是;(5)整套装置尚存在明显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并加以解释(6)无水氯化铝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白雾,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0分)某实验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25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②小火煮沸溶液1min—2min;③在得

5、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溶液(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块状大理石加入试管的正确方法是。(2)写出①、③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作用是。(4)有人认为将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填“对”或“不对”),理由。20200210(5)在实验室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多填倒后分)。①NH3②H2③O2④C2H4(6)实验室中吸收尾气的方法很多。下列装置中可

6、以用来吸收氨气的是(填序号,多选倒扣分。)5.(14分)下列图(Ⅰ)和(Ⅱ)是有关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NO气体的离子方程式。(2)某同学用装置(Ⅰ)进行实验,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无色气体证明稀HNO3与Cu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是否可行?原因是。(3)有人设计了装置(Ⅱ)进行实验,证明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的NO气体。请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将活塞打开,从U型管的长管口a注入稀HNO3至为止,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处微热,当U型管左侧产生气泡时,立即撤去酒精灯。(4)用装置(Ⅱ)

7、进行实验时,一段时间后反应可自动停止,原因是。(5)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如何证明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参考答案1.(15分)(1)(3分)首先在A中装入适量水,使导管末端的球泡完全没入水面以下,然后关闭活塞K,用双手(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若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2)(6分)蓝无I2+SO2+2H2OH2SO4+2HI(3)(3分)增大空气中SO2与溶液中溶质的接触面积,保证空气中的SO2被完全吸收.(4)(3分)让气流缓缓通过溶液,保证空气中的SO2被充分吸收。2.(16分)(1

8、)反应前先用小火加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之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3分)(2)C+2HSSO4(浓)2SO2↑+2H2O+CO2↑(3分)(3)无水CuSO4(1分)检验水蒸汽(1分)品红溶液(1分)检验SO2(1分)酸性KMnO4(1分)SO2(1分)澄清石灰水(1分)检验CO2(1分)酸性KMnO4溶液颜色不褪色(2分)△3.(1)防止烧瓶受热不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