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

ID:56141858

大小:4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7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_第1页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_第2页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_第3页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_第4页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试行)一、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

2、。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4、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

3、、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5、坚持可行性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二、评价内容学校工作:1、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近长期工作发展规划,有具体的工作安排表。能按

4、照安排表开展实验工作。2、按学校或按学科的实验计划,人员分工,活动记录等材料。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责任明确,按分工组织开展工作。4、校长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定期研究课改工作中的问题,每天走进课堂,关心、指导课改。有有关课改理论讲座,有听评课记录,有对课改的指导性文章。5、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教师学习。6、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氛围,师生精神面貌好。7、按照各科评价标准或学校评价标准,定期评价课改。8、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具备先进的课改思想,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9、加强校本研究,有

5、针对性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备课方式改革。10、3-6年级全部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情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11、把课改纳入科研课题研究,定性分析,积累材料,总结经验。12、邀请镇、县教研室领导指导课改,有相关文件或讲座材料。13、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14、先进经验影响县内外情况。(看通讯、报道情况)教师工作:1、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开展的活动。2、有自己的实验方案,工作规划,工作安排。3、教师每学期至少讲一节新课堂模式汇报课或研究课,参加一次评课。4、每教师按时参加一次课改研讨会,并提

6、出有针对性的建议。5、能总结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6、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确定为学科带头人。7、能撰写课改相关文章或论文。8、在县以上比赛中能获得课型奖励。三、1、对教师课堂改革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分数纳入教师综合评估分数之中。2、作为年终评比先进课改实验教师的主要依据。南街小学教案评价标准一、教学目标设计1、明确(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师生操作),教案评价标准。2、恰当(符合大纲、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3、全面(体现知识、能力、思想等几个方面)。二、教学方法设计4、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7、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软硬件并举)。三、教学程序设计6、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7、教学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有些教学环节中有小步骤设计。教学环节或小步骤分配合理)。8、教学程序设计巧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方法运用上新颖独特,有艺术性)。四、教材处理设计9、教学思路清(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10、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11、突出重点(体现在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设计之中)。12、突破难点(体现在教材处理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等方面),13、

8、抓住关键(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五、师生活动设计14、精讲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