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

ID:56160956

大小:6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0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崛起》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通过了解苏联在较短时间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知道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并认识其利弊。[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选择题*(1)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1926年,苏联决定优先发展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信息业*(2)“斯达汉诺夫运动”应该出现在苏联实施时期。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一五计划D.二五计划*(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仅次于,进入了世

2、界先进工业强国之列。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①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②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二战后初期B.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比例失调C.特殊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其形成过程D.在中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2、填图(1)苏联于_________年建立,最早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高加索联邦。到1940年,苏联共有加盟共和国_______个。(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2-用心爱心专心*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二、课堂回顾1、下列事件中对苏联社会的发展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前“五年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D.1934年开始的大规模肃反运动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最突出的哪一方面?应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给我们什么启示?*三、课堂延伸阅读课本有关苏联二

4、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成就及“斯达汉诺夫运动”,想想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查阅资料,除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外,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人民还有哪些创举,请举例说明。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选择题(1)B(2)D(3)A(4)D(5)D2、填图(1)1922;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5。(2)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联邦、哈萨克。3、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利弊: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二、课堂回顾1、D2、最突出的是重工业。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使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并且有力地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但苏联不重视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给以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启示: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农、轻、重应按比例协调发展。三、

6、课堂延伸联系:正是有广大劳动人民的热情参与,积极支持,苏联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启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