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

ID:43407868

大小:21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1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2.6《迅速崛起的苏联》同步练习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迅速崛起的苏联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斯达哈诺夫  D.戈尔巴乔夫2.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3.标志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1936年宪法公布  C.“一五”计划完成 D.苏联成立4.第一个工业社会主义国家建成的标志是()A.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5-

2、用心爱心专心5.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过分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的种类和质量C.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D.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6.下图描述的情景发生在()A.新经济政策时期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C.国内战争时期D.农业集体化时期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1913年1928年1932年①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5-用心爱心专心拖拉机

3、无42121联合收割机无无2111电力15107432煤664343石油232121生铁565432钢555432水泥68754—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请回答:(1)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值只有1913年是15.5%,而图表中反映的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成果如何?新经济政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作用怎样?(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如何?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产生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

4、“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人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请回答:(1)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5-用心爱心专心(2)邓小平说“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哪个模式?(3)请你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邓小平是怎样改变中国的僵硬模式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答案:实现社会主义工

5、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第一5.思路解析:首先应理解“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建成”的主要特点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而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因此,采用直选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D6.思路解析:该题属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再现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推理解答,排除不正确的选项,确定正确答案。A、B、C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斯大林模式”严重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生产者没有生产积极性。因此,D项

6、是错误的。答案:D7.思路解析: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5-用心爱心专心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有的领导人急于求成,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有的强行把农民的私有财产收归集体所有,以致许多农民在加人农庄前,破坏生产工具,突击屠杀牲口,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题中的图为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因此应选D项。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1.思路解析:该题属表格材料题,它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阅读理解,从数据变化中提炼观点,得出

7、结论,主要考查多角度、深层次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数据表格型材料题,信息量大,要注意观察其数据变化特点、规律,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结论,找出特征,然后再答题。该题也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分析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苏俄新经济政策,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只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方可回答好本题。参考答案:(1)1928年已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产生变化的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使劳动人民的生产

8、积极性空前提高;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苏联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这种变化说明了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思路解析:做材料解析题时,应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例如: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僵化等,然后再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