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

ID:56164657

大小:1.73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0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会员独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1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2、要求的。下面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l~3题。1.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受沿岸寒流影响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2.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3.②所在国家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能源是()A.铁B.石油C.煤D.水能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据表回答4—6题。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mm)日照时数(小时)①18~30>3500>600>800②20

3、~30>3500350~1000>2000③15~18>1600200~500>800④20~30>8000>1500>20004.四种农作物中,江汉平原种植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不足B.水分条件不足-5-C.水热配合不好D.光照条件不足6.下列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③的是()A.印度沿海平原B.伏尔加河—顿河流域C.美国南部D.澳大利亚西南部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7~8题。7.1、7月晴天

4、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东部B.四川盆地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8.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B.受准静止锋影响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下图为我国两省会城市位置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①、②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河流、矿产B.科技、地形C.政治、交通D.矿产、旅游10.如果北京时间18时时两城市正好日落,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区域进入雨季B.我国东部地区

5、的河流正值汛期C.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11.如果①城日出12分钟后正好②城日出,则这一天两城的日出方位为()A.正东方B.①城为东北方,②城为东南方C.东北方D.①城为东南方,②城为东北方-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36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径流深度(毫米)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度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读图回答问题。(1)简述该区域年径流深度按方位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年径流深度大的地区的主要原因。(8分)(2)描述乙地自然地理

6、环境的主要特征。(10分)(3)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其人均稻谷占有量和商品率分别居全国的第三和第二位,试分析该省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10分)-5-(4)图中M城为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中心,试分析其区位因素。(8分)39.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沙特阿拉伯展馆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

7、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和美好的生活。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阿拉伯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8分)(2)为了开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市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堵塞、用地紧张等城市问题,请说明上海市解决这些城市问题所采取的措施。(12分)-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