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

ID:5618355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_第1页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_第2页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_第3页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_第4页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稻—鲫耦合养殖技术探究  摘要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2.27hm2的低洼稻田中,沿稻田四周开挖宽2.0m、深1.5m的环形沟,进行中稻与湘云鲫同位耦合养殖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共产稻谷20838.6kg,平均为9180.00kg/hm2,与普通中稻种植平均产量相当;共收获湘云鲫1452.0kg,平均为639.65kg/hm2,平均纯利润为2965.81元/hm2,投产比1.00∶1.86。关键词中稻;湘云鲫;耦合;养殖技术;产量;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964.2;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2、-5739(2014)01-0268-0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稻—渔耦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于2012年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高兴村进行了2.27hm2的稻—鲫耦合养殖技术试验,共产稻谷20838.6kg,平均产量为9180.00kg/hm2;共产湘云鲫1452.0kg,平均产量639.65kg/hm2,平均纯利润为2965.81元/hm2,投产比1.00∶1.86。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7稻—鲫耦合养殖技术试验稻田面积为2.27hm2,

3、稻田地势较低,每年只种1季中稻后即被雨水自行浸泡,当地称之为冬泡田。供试湘云鲫为荆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大规格越冬苗种,苗种规格为15~20尾/kg,尾重50~65g。供试稻谷品种为德优8258杂交中稻,该品种茎秆粗壮,抗倒、抗病能力强,分蘖力较强,生长势较旺,穗层整齐,产量稳定,稻米品质优良,是荆州、荆门地区再生稻种植的主要品种。1.2试验方法1.2.1稻田工程建设。2011年11月底开始进行稻田田间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用机械开挖环形沟,环形沟宽2.0m、深1.5m,沟壁与沟底面呈60°倾斜;所挖土

4、方用以加高加固稻田田埂[1]。在靠近主干道的环形沟一边预埋上水泥函管,方便农业机械进出和操作。在稻田进水口渠首安装有双层过滤网,第1道网目20目,第2道网目40目,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和杂物进入稻田;排水函口安装有铁丝防逃网,防止湘云鲫顺水流逃逸[2]。2011年12月上旬完工后,即向田中注水,淹没田面,一直到湘云鲫投放时,除了重新检修防逃渠首外,稻田中未进行其他操作[3]。1.2.2湘云鲫苗种投放。试验用湘云鲫系从荆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购买的大规格越冬苗种,苗种规格为15~20尾/kg,尾重50~65g

5、,2012年3月22日一次性投放2687kg,平均118kg/hm2。湘云鲫苗种在装运前1d开始停食,并进行了拉网集中锻炼2次。苗种体形匀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没有伤病;苗种供应单位离试验稻田约55km,运输时间1.5h,运输采用活鱼车加气泵曝气增氧,投放时没有苗种死亡,运输成活率100%。湘云鲫苗种在运抵试验稻田后,先把彩条布沉入稻田环形沟中,形成一个临时的“容器”,在计算了彩条布中的水体体积,测量稻田水温17℃后,将鱼苗放入,再加入食盐,搅对成3%的食盐水溶液浸泡10min后,撤除彩条布。1.2.

6、3稻谷栽插。5月8日开始整田,5月12日插秧工作完成。稻谷在种植之前,先缓缓降低稻田中的水位,使湘云鲫全部进入环形沟中后,再将田面与环形沟交界处人工垒起一道小埂,防止机械整田时泥浆进入环形沟,避免湘云鲫被浑水“沧死”。种植的稻谷品种为德优8258杂交中稻,栽插的原则是宽行窄株、沟边密植,株行距为16.7cm×26.7cm,每蔸插2粒谷苗,在靠近环形沟的边界区,可充分利用稻谷边界效应和边行优势,因此要适当密植,株行距为16.7cm×20.0cm,确保基本苗180万蔸/hm2左右[4-6]。1.2.47日常

7、管理。稻田在秧苗栽插前要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在秧苗正桩后要及时人工铲去田块与环形沟之间的小埂,并适时加注田水,让湘云鲫进入稻田活动和觅食。晒田时要注意每天适当向环形沟中补充新水;施追肥时采用分片施肥的方法;期间在6月28日和7月14日共用药2次,喷施药剂为康宽。在稻谷喷药时了加深稻田水位,喷药时间均为晴天上午进行,喷施时喷嘴向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与普通中稻管理相同[7-9]。秧苗刚插完后,需7d左右才能加深水位,这期间要注意防止环形沟中的湘云鲫缺氧死亡,采用向环形沟中边排边灌的方法,保持每天加注新水

8、1次,在稻谷晒田时也同样操作;稻谷喷洒药物时适当加深水位[10]。鱼苗下田后,于4月8日水温达到22℃时开始将麸皮和豆粕混合后投喂,投喂点选择在稻田南北两边的环形沟中间位置,投喂区4~5m,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一旦发现有剩饵,第2天即减少投喂量。从苗种下田至捕捞结束,整个养殖期共投喂麸皮217kg、豆粕268kg。2结果与分析2.1产量9月24日收割稻谷,共产稻谷20838.6kg,平均产量9180kg/hm2;9月29日,排干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