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

ID:561869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_第1页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_第2页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_第3页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_第4页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在老年患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路径在老年脑血管造影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6例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脑血管造影,所有患者局麻后,以selinger技术穿刺右侧桡动脉,常规给予全身肝素化。采用西蒙导管分别超选靶血管。结果除1例因右侧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2例桡动脉痉挛,后均改为经右股动脉穿刺造影外,其余患者均经桡动脉路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3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均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随着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特殊导管、导丝等的进一步改进以及技术上的逐渐熟练,经桡动脉路径可成为一种行之

2、有效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方法,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脑血管造影可谓是一种更人性化检查方法。对老年患者只要把握好相对适应症,桡动脉搏动良好,经桡动脉路径脑血管造影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使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关键词:桡动脉;老年;脑血管造影;7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脑血管造影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确诊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所有临床相关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有报道[1]研究认为,与MRA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对比,DSA检出的阳性率较高,

3、被称之为”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一般常规从股动脉入路,术后要求患者平卧,肢体制动24h,这对于一些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患者就显得要求太高,常引起诸多术后并发症。我们对46例老年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路径全脑血管造影术,现对造影实施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老年患者中,男31例(占67.4%),女15例(占32.6%),年龄60~73岁,平均(64.3±3.2)岁。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TIA)8例(占17.4%);脑动脉供血不足31例(67.4%);出血性脑血管病7例(15.2%),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存在高血压35例(76%

4、),冠心病38例(83%),糖尿病7例(15%),其中两种以上疾病者28例(61%)。1.2方法1.2.1Allen试验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预先检查,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反复握拳和放松,然后开放尺动脉,若手部血液循环迅速恢复正常,此为经桡动脉路径穿刺适应症。71.2.2患者仰卧于DSA诊断床,通常选用右侧桡动脉为穿刺点,穿刺区消毒铺巾,手腕过度伸展,用2%利多卡因2mL在腕横纹近端(右侧桡动脉茎突内侧)1.5~2cm处穿刺点局麻,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当血液从针尾喷出后,置入软头直导丝入桡动脉,退出穿刺针,再充分麻醉穿刺点周围

5、至桡动脉皮下组织,经导丝引入5F桡动脉鞘,拔出短导丝,于鞘内注入3000U肝素行全身肝素化,2%利多卡因2mL稀释液、硝酸甘油0.1mg(有出血患者不用),以防止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引入5F猪尾巴导管至升主动脉,将DSA增强器旋转至左前斜450行主动脉弓造影,以了解头臂干动脉、双颈总动脉,右椎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情况,以决定导管是否进入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椎动脉。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退出5F猪尾导管,同时在导丝引导下引入5FCOOK公司的SimonIII(少数也尝试使用SimonII)导管,分别超选双侧颈总(或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后分角

6、度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根据情况可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1),检查患者若无神经系统体征,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局部桡动脉专用止血器加压止血,术后即可下床活动,6h后解除止血器,局部消毒后贴一创可贴。2结果746例患者,43例(93.5%)经桡动脉路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成功,其中导管头端插入双侧颈内动脉39例(90.7%),双侧颈总动脉4例(9.3%),进入右侧椎动脉36例(83.7%),进入左侧椎动脉7例(16.3%)。3例未检查成功原因是:1例右锁骨下动脉迂曲严重,导管头不能进入靶血管;2例术中桡动脉痉挛,操作不能完成。后

7、均改为右侧股动脉路径穿刺造影成功。43例经桡动脉路径检查患者术后舒适度明显较高,基本生活可完全自理。并发症:共3例出现并发症(6.5%),其中1例桡动脉闭塞,术后观察右手掌血供通过尺动脉供应良好;1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表现为单侧肢体不适较造影前加重。后给予抗凝、扩溶等对症治疗后24h内消失,均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3讨论经桡动脉路径穿刺起源于1989年,由Campeau[2]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85%~98%,为心脏介入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主要因该方法的血管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较早活动等,所以日益受到重视。7

8、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