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

ID:5618905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_第1页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_第2页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_第3页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_第4页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人际传播中自我表露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借助网络(如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向他人表达内心情感情绪或态度观点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建立或维护人际关系的一个新平台。本文主要以国内发展较成熟的SNS网站——人人网为例,对其人际传播中个体自我表露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研究。【关键词】人际传播人人网SNS自我表露一、研究现状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2、况统计报告》测算,“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我国社交网站网民规模为2.88亿,较上年底增加了1295万人,增长4.7%。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比例为48.8%,与2012年底持平。”人人网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站之一。本研究将围绕人人网中人际传播的新特征、个体在人人网中进行自我表露的方式与取向展开探讨。9二、文献综述1、关于“自我表露”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在19

3、58年首次提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的概念。他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至此之后,心理学界陆续涌现出了一些学者对自我表露的不同定义。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于自我表露一词的概念界定不同,但相同的要素就是:自我表露是告诉他人有关自己的信息。本研究中的自我表露指的是,个体自愿地将自己的信息和自己内心的感觉真实地表达给对方。2、戈夫曼的“拟剧论”戈夫曼(ErvingGoffman)是符号互动论发展至第三

4、阶段杰出的代表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他的奠基之作。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社会互动秩序。戈夫曼把互动的领域区分为前区(frontstage)与后区(back9stage)。前区的表演要求符合社会情境的规范要求,而后区是限制他人进入的,人所展示的大多是自我中冲动的、自发的、具有人性的那些成分。在他看来,后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前区与后区之间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前提则是“表演者对自己所面对的互动对象的情境界定”。梅洛维茨发展了戈夫曼的拟

5、剧论,他提出当混合情境出现时,前区和后区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而出现了一种“中区”行为。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笔者注册了人人账号,结识了不少人人网的用户,从而保证了一定访谈对象的获得。笔者通过私人关系询问自己在人人网上的好友是否有意愿接受访谈,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所学专业选取的受访者基本情况如下:受访人1:何同学,男,东北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大二;受访人2:李同学,女,中国地质大学,音乐制作专业,大四;受访人3:周同学,男,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博一。为了弥补深度访谈的不足

6、,完整地描绘出SNS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本文还采取了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这些文本大都体现了用户的生活经历、情感感悟、认知看法等,均能折射出用户自我形象的各种特点。四、研究结果分析1、自我表露的主要途径9(1)用户头像:用户头像被分为真实头像、人物/动漫图片以及其他图片。根据俄亥俄大学的几位研究者对Facebook上的用户头像的印象成因研究,这群研究者得出了,越是愿意在社交网站上使用真人照做头像的,越是呈现出外向的性格特征,这与社区达人的活跃度特征相对应。(2)个人描述/个人档案:就是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在SNS

7、中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当于一个个人简介。里面包括了自己的性别、年龄、学习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等一切基本信息。(3)状态/微博(LBS):在SNS的状态中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情绪的变化、心得体会、时事评论、恶作剧等,每个人不同的“状态”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同时,SNS用户个人的自我表露还可以通过相册/日志、应用/音乐/视频、留言板/回复/转发等多种途径实现。用户发表内容后,可能立即或者延时收到他人的回复,那么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关注点生成的内容与他人的反馈互动共同构成了SNS人际传播的

8、形式,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征的“电子人格”。2、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基本特征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中,人的行为、心理反应都是一致的,只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有些表现会更强烈。在现阶段关于SNS人际互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及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笔者对人人网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9(1)主体的“部落化”回归。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提出了基于媒介变革而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即“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