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

ID:5619540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0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_第1页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_第2页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_第3页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_第4页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缂丝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探究  摘要:苏州缂丝工艺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工艺价值。本文在介绍缂丝的历史与工艺特点基础上,分析了苏州目前缂丝工艺的发展现状,并在宣传推广、经营模式、人才培养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对苏州缂丝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关键词:缂丝传承发展一、缂丝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缂丝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缂丝织物制作已经非常精良。在《西域考古记》中就有唐代宝相花纹缂丝的文字记载。宋代缂丝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宋时缂丝生产

2、的重心由北方移至长江下游的苏州、松江等地。元朝时,缂丝已用于皇室贵族袍服中。到了清朝,缂丝基本上被皇族垄断。晚清之后,国力衰退,战乱不断,缂丝行业日渐衰败,粗劣之作充斥于市,即便宫廷所用之物也罕有精品。缂丝工艺严谨繁杂,织造时,一般以真丝为原料,生丝为经,各色熟丝为纬,需要经过落经、牵经(穿竹筘)、上经、挑交、打翻头、拉经面、上样、摇线、缂织、修毛、11装裱上框11道工序(图1)。在编织技法上,缂丝与普通织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普通织物的织法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贯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而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法,以经丝贯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花纹部分用不同的小梭子进行局部织造(图

3、2)。在结构上,一般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因此,缂丝相比较于其它织物,塑造出的作品犹如雕琢镂刻,华丽璀璨,具有“丝织品之圣”的美誉。二.苏州缂丝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苏州自南宋以后就成为了缂丝发展的重镇,到了19世纪后半叶,随着国力的衰退,缂丝产业步入了衰败之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支持,苏州缂丝业枯木逢春。50年代后期,苏州缂丝传承代表王金山,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多种新技法,织成双面异色异样的缂丝织物,揭开了缂丝新的一页(图3)。80年代,日本商家大批量的向中国订购和服腰带和贵袈衣(日本和尚高档礼服性袈裟),缂丝行业迅猛发展,

4、以苏州、南通为中心扩散,苏州先后建立了苏州缂丝厂,吴县东山缂丝厂,蠡口、黄桥、陆慕缂丝厂,称为五大缂丝龙头厂,共有六百余员工,缂丝机六百多台。同时形成苏州以生产明代缂丝为主,南通以生产本地缂丝为主的两大缂丝工艺流派。1190年代,缂丝行业发展步入“冰点”,外贸订单的日趋减少,导致了企业劳动力过剩,生产萎缩,绝大部分企业停止运转。时至今日,缂丝行业仍处于低谷状态,据不完全统计,现今从事缂丝行业的人数约为200人,主要集中在苏州、南通等地,且从事人员大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平均为初中水平,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在传承方面,缂丝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传承人员仅在二十人

5、左右,绝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缂丝业没有好的就业前景,且工作较为乏味,这一在东方闪耀了数千年之久的璀璨工艺,正面临着令人担忧的危机。目前,政府和很多民营企业包括研究单位正在为缂丝的发展不断努力。以王浩然大师为首的宣和缂丝研究所,为了将女红传习制延续和深化,准备和联合国民间艺术组织成立女工传习培训基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缂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2007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苏州市王金山被指定为缂丝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缂

6、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1苏州的苏绣和缂丝两项织绣技艺虽然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苏绣因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得到广大老百姓的热宠,然而缂丝,即使顶着“丝织品之圣”的光环,也要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综合分析,有以下原因:(1)公众认知度低在古代,缂丝是一种认知度很高的上流社会的宠儿,以其珍贵和稀有,长期成为人们追捧对象。但时至今日,几经沉浮,大量技法失传,知名度急剧下降,即便是在缂丝的重镇苏州,了解缂丝的人群也越来越少。在当下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人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日趋淡漠,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忽视本土文化。很多国内设计师对国外面料了如指掌,但对缂丝了解却不多。在相

7、当一部分人眼中,缂丝已然被打上了古董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过去式”,已经不属于当下的社会,问津之人越来越少。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强的物质需求,使得高效率、高回报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些因素都让缂丝这门需要静心研究的工艺遭到冷落。(2)自身的局限性缂丝的制作过程非常缓慢,在制作的过程中,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贯穿全幅,需要根据纹样的轮廓线或色彩的变化,不停的进行局部换梭,甚至数千次才能达到基本效果。如明代万历皇帝的由缂丝织成的龙袍,耗费了13年的时间才终成一衣。11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当下,工业化的面料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