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

ID:56200709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0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做强做大金沙园的几点思考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管委会2009年4月一、金沙园发展现状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沙园于200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6月全面动工建设,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金沙园已成为沙县乃至三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1、项目建设。从2002年招商引进第一家项目至今,累计引进企业116家,项目总投资超过65.7亿元,引进企业单体投资超过6000万元,投资强度超过130万元/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42.3亿元,税收收入呈现逐年翻番。截止2008年底,企业均全面开工建设,其中71家企业已竣工投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占沙县规模以上企业数的3

2、0.8%o2、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8.3亿元,开发面积8000多亩,形成“三纵三横"道路框架,道路总里程2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近40万平方米,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并建设了多层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园区的用地容积率达1.1以上。电力、供水、排污、通讯管线等市政设施全部铺设到位,实现了“五通”配套。3、主导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林产加工、轻纺服装、生物食品四个产业集群,园区产业发展布局与构架基本确立。现已建成金沙机械工业园、轻纺服装园等专业园区,特别是金沙机械园承接了三明市区三个“退城入园”企业,为三明市区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

3、在现有的116家企业中,四大产业占了66家,项目总投资43亿元,占入园企业总数的69%,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76亿元。园区4个全国之最,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8个,福建省著名商标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近年来,虽引进了大亚木业、三重、机床厂、双轮化机、华橡自控等13家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入园。但产业链没有形成,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仍然不多,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项目不多,与先进地区工业园区相比,入园企业项目整体规模

4、、水平、科技含量还存在较大差距。2、引进外来企业难度较大。虽然金沙园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但在物流、交易方面的间接商务成本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处劣势,在人文环境方,与福州、厦门、泉州等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且沙县目前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不配套,致使许多项目难以引进。3、生产要素制约矛盾逐步显现。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土地、信贷阀门进一步收紧。征地成本加大,可供用地和计划用地等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入园进度。4、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园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投资较大,税收效益无法显现,当前要实现资金良性循环有一定难度。5、法律地位不明确。开

5、发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规章,福建省地方性法规还在研究讨论中,使开发区的社会地位和体制、机制、政策缺乏稳定性、规范性,极容易导致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受旧体制或外部因素的“侵蚀”、“同化”。6、管理体制弱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管理权限散化。土地、规划、工商等管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虽赋予金沙园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然而本可由园区行使的职能权限须逐事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其次表现为管理职能行政化。园区社会管理与职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区管理的双重重担,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大。第三是职工队伍有效激励机制不完善,容易导

6、致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队伍更新缓慢等问题出现。三、推进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1、明确主导产业,在产业集聚上求突破。一是培育产业龙头。重点抓好大亚木业、厦工三重、双轮化机等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促其尽快达产增效。二是加强产业配套。在抓好现有产业配套项目建设的同时,把产业配套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工作的重点,积极鼓励大亚木业、厦工三重等产业龙头,组织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关联、配套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膨胀。林产加工产业,以大亚木业刨花板生产线为依托,加快策划和引进刨花板后道加工项目,形成林产产业链。机械制造产业,依托金沙机械工业园,重点发展筑

7、路机械、橡胶机械、数控机床、木材化工机械、输配电控设备等产品,延伸厦工三重、双轮化机等企业的上游产业链。三是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抓住沿海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的机遇,围绕机械制造、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抓好项目策划,主攻泉州、晋江、石狮、南安和厦门等地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主动联络当地商会、产业协会等组织,借力促进沿海地区产业整体板块向园区转移,做大做强产业集群。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科技兴区、品牌培育战略。第一,在新引进项目的选择上,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优先引进有利于带动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项目,有利于地方财力快速增长的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