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益终身.doc

好习惯,益终身.doc

ID:56229693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好习惯,益终身.doc_第1页
好习惯,益终身.doc_第2页
好习惯,益终身.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好习惯,益终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习惯,益终身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孩子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大多是在小学期间形成的。“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所以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要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明确要求,多加指导。无论哪方面的养成教育,都需要老师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一个目标或者要求。这个目标或者要求要尽量详细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我充分利用我校的《杨湾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准则》的内容,组织学生逐条学习,明确其中每一条的

2、要求,边学边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需要加油。当学到不随地吐痰时,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说班上的许杨杨同学就在方位上随便吐痰。我就顺势问学生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学生都只说看着烦、恶心。而没有说出随地吐痰更大的危害。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肺结核病人随地吐痰把自己的病传染给了别人的故事,学生听后,才明白原来随地吐痰不仅仅影响的是们的视觉美观,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之后,再没有发现有孩子在教室里随地吐痰。又如打扫卫生,擦黑板、擦窗户、抹桌子、扫地、拖地、摆桌椅、放卫生工具等大大小小的劳动,最初我都要亲手教他们,一遍不会两遍,今天不会明天接着教,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习,现

3、在班上的同学人人都能参与到班集体的劳动中去。他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很多家长都这样说:孩子是在学校学会打扫卫生的。二、分工明确,落到实处。老百姓中流行这样一句俗语“鸭多不下蛋,人多不洗碗。”这点在卫生打扫方面尤为突出。以前我在让学生打扫卫生时,是这样布置的:“第一小组扫教室,第二小组扫公区。”结果,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室和公区很多时候没有扫干净,扫把这儿一把,那儿一把,垃圾桶里的垃圾没人倒,垃圾堆成一堆无人撮。清查是哪个不认真,人人都说不是自己,我一气之下,只好惩罚全组的人,这样一来,认真的同学觉得冤曲,跟着爱受罚,而乱七八糟的现象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后来,我就想应该给每组

4、打扫卫生的学生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打扫任务和范围。我班共45人,三个大组,7个小组,一组一般是6-7个学生。结合每一小组学生人数情况这样安排:1、2、3、4小组负责打扫教室和公区,第一排的同学扫第一大组,第二排的扫第二大组,第三排的扫第三大组,打扫大组的要负责摆好各组的桌椅;第四排的扫前后,外面的走道,倒垃圾,摆放卫生工具;第五排和第六排的扫外面的坝子。第5小组的负责抬饭桶和菜桶。第6、7小组负责擦窗子、花台,拖地,这3个小组每个人干什么也都是一一落实了的。我还把这些安排写在一张纸上,贴在教室前面的墙上,以便大家记得和互相监督,这样的安排一学期都不变。分工明确后,学生打扫卫生认真

5、多了,彻底多了,如果哪组没扫干净,或是垃圾没倒,一查便知,也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三、榜样示范,熏陶感染。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法,它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教师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也从来不迟到;看到教室有垃圾时,我也会

6、弯下腰拾起地上的垃圾;看到扫把倒了,我会把它扶起来……渐渐地,孩子们也能像我一样保持环境卫生了。教师率先示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2.学生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如,我班的陈秋瑜同学背书最快,常常是还没教的课文,她早就会背了,新课没上完,而她早已把一学期的课文背完了;而有的学生教了的课文过了一周、两周、甚至到了期末都还没背,让人头疼。于

7、是我就让陈秋瑜同学把自己快速背书的秘诀告诉大家,让大家向她学习,结果班上也多了好几个像她这样的好记性。我经常从学生中评选出“故事大王”“小雷锋”“孝顺的孩子”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受到教育。还结合班队活动,设置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个人行为。四、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习惯是经过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