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

ID:5624498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_第1页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_第2页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_第3页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_第4页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越橘地下痕量灌溉技术初步探究  摘要在特定供水压力和土壤条件下,研究了痕量灌溉系统控水头的点源分布和对土壤水分平衡稳定的影响,并以越橘品种都克为试材进行痕量灌溉系统生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痕量灌溉系统能够满足越橘生长发育对土壤水分的需求;痕量灌溉控水头具有较强的抗堵性能,有利于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在土壤表层形成的3~5cm干土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滋生,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和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关键词越橘地下痕量灌溉9越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

2、目前我国人工栽培的越橘面积已有2万hm2以上。越橘是小型灌木,其根系分布较浅,对土壤水分较为敏感,为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水分环境对越橘生产至关重要。在当前越橘生产中,滴灌被广泛应用,但尚不能为越橘提供一个最佳的土壤水分环境。普通的地下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不仅受工作压力的影响,而且受土壤质量、结构、导水性能和初始含水率等的影响较大,且容易堵塞。痕量灌溉是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利用土壤毛细管和作物—土壤—灌水器水分平均原理,实现作物的主动式灌溉,以极其微小的速度,均匀、持续地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的土

3、壤中,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和保持土壤水分稳定;同时,利用特有的痕灌膜过滤技术保障灌水器长期不堵塞,解决了节水灌溉的一大难题。目前,痕量灌溉已在番茄、茄子、甜椒、生菜和大棚桃上进行了试验应用,而在越橘上尚未开展应用研究。为了确定痕量灌溉是否能够满足越橘生产的需要,笔者于2011—2013年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土壤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小浆果试验园内进行,园土为黏壤土。试验土壤根据越橘生长需要按照园土:河沙:草炭:腐熟粪肥=9:3:4:1人工配制而

4、成,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2%(容积含水量,下同),pH值5.4。1.2试验装置痕量灌溉系统:由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包括痕量灌溉管、水箱和水箱架。试验土箱:由8mm厚玻璃制成,长、宽、高各为50cm。试验土槽:由木条和三合板制成,土槽内径长300(3111、宽95cm、高55cm。水分监测系统:由美国生产的PR2土壤剖面水分探测器,可探测土表下10、20、30、40cm土层的水分含量。pH计:由美国生产的IPl50土壤原位pH计。1.3试验方法91.3.1点源供水试验2011年3月在实验室进行,用试验土箱装满试验

5、土壤,将单个痕量灌溉控水头安装在土箱一角土表下15cm,用水面与控水头落差120cm的水箱供水,每隔5天观测1次水分扩散范围,直到土箱内水分扩散稳定为止。单个土箱为1次重复,3次重复。1.3.2土槽模拟应用试验2011年5月3日开始在塑料大棚内进行,用试验土槽装满试验土壤,铺设2条控水头间距30cm的痕量灌溉管,距土槽壁25cm,2条痕量灌溉管间距45cm,埋于土表下15cm,用水面与控水头落差120~130cm的水箱供水。在土槽内按控水头位置和土槽中间线选2个点预埋PR2土壤剖面水分探测器监测管,每隔5天监测1次

6、土壤水分变化,直到土槽内水分分布稳定。于10月在土槽内挖垂直剖面,随机取点用pH计测定土壤pH值变化。单个土槽为1次重复,3次重复。1.3.3越橘生产应用试验2012年2月8日开始在目光温室内进行,及光温室南北栽植跨度5。5m,东西长度64m。栽植前开沟改土,沟深30cm、宽100cm,改土配方同上述试验土壤,回填后高出地表15cm。供试越橘品种为都克,树龄4年生,栽植行株距160cm~909em,每行栽6株,共39行。每行铺2条控水头间距30cm的痕量灌溉管,南北两端均用主管连接,埋于地表下10cm。在土槽模拟应

7、用试验的基础上,对供水压力进行了适当调整,用水面与控水头落差180cm的水箱供水,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控制系统。肥料通过比例加肥器随灌溉系统低浓度(含氮量为30mg/L,氮、磷、钾比例为3:1:2)持续施入。在温室内随机选取3个点,在行内2株越橘中间位置预埋PR2土壤剖面水分探测器监测管。铺设完成后在垄面喷水沉实,打开水箱供水阀连续供水,7天后开始每隔10天监测土壤水分变化。越橘果实采收时(7月上旬)随机选取100个果实测定单果重,任选30株测定株产;9月初枝梢停长后随机抽取10株观测当年生枝(不含基生枝)生长情况和单

8、枝花芽量。2013年9月随机抽查每根痕量灌溉管末端控水头,检验痕量灌溉系统的抗堵性能。2结果与分析2.1点源供水试验在开始试验后20天,土箱内的土壤湿润痕迹才趋于稳定;土壤湿润痕迹为近半圆形,半径为18cm;半圆形湿润痕迹圆心点为控水头位置下移5cm;箱底109cm土层均被水分湿润,并且试验前期底层土壤湿润较快。在试验前期,水分横向扩展速度较慢,这是由于试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