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

ID:56246791

大小:3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_第1页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_第2页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_第3页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_第4页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安徽教师统考中小学数学真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安徽教师统考小学数学真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填写工整,笔记清晰。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要求,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他标号。4.答其他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卷,草稿纸上答题

2、无效。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共二十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每个选项中的两种量,成反比关系的是(D)A.三角形的底一定,三角形的高与面积B.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C.圆的面积一定,圆的半径和圆周率D.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底与高2.如图,水桶容积是20L,图中虚线表示水桶现有水的高度,则水桶中可能有水(C)A.6LB10LC14LD18L3.有循环小数0.2881569和0.53679,第一次都出现数字9的数位在

3、小数点后(B)A34位B35位C36位D12位4.若规定对左手指按如下顺序数数,大拇指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小指5,小指6,无名指7,中指8.,食指9,大拇指10,大拇指11,食指12,中指13,无名指14,小指15,小指16,无名指17·····这样数到2016时落在(D)A.食指B无名指C大拇指D小指5.某学校从甲乙丙丁戊5名应聘者中招聘两名教师,如果这5名应聘者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被录用的概率是(A)A7/10B2/5C1/5D3/106.下列命题错误的是(D)5.直线L:x-y+5=0与圆C:x²+y²-4x+2y-11=0的位置关系是(A)A.相离B相切C

4、相交DL经过C的圆心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间观念的主要含义不包括(B)A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B将物体数和形的特征结合从而更好的去解决问题C描述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以及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D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和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9.弗赖登塔尔数学”再创造“的核心是(A)A数学过程的再现B学生完全独立的发现数学C教师创造性的实用数学教材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数学学习总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释的,以下正确的是(C)① 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

5、互交融② 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相对来说更为重要③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④ 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三个目标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5题)11.在199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小数与最大数的均值为199,则最大数是-296-12.如图:如果每个小三角形的边长都为1,则第n个图形周长为n+213.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技能的操作的程序与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三、解答题16.甲乙两人沿一环形跑道各自匀速跑步,两人同时

6、同地同向出发,24分钟后甲首次追上乙,追上后甲转身与乙反向而行,又经过6分钟两人再次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16.如图,已知ABCD是直角梯形,AB=8cm,BC=CD=4cm1)若以AB为轴将这个直角梯形旋转一周,求得到的旋转体的面积。2)若以CD为轴将这个直角梯形旋转一周,求得到的旋转体的体积。1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B,AD=CD(1)证明AC⊥BD(2)若AD²=DO·DB,求∠DAB的度数。19.已知函数f(x)=sin(x+π/6)+1(1)求函数f(x)的单增区间(2)若三角形的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f(A)=2,a=6√3,sinC=1/

7、3,求c。20.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a1=4,且a1,a3,a8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2n/3(a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21、(10分)案例分析“加法交换律”(某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探究数学片段。教师:今天,我们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一次数学探究。教师首先给出如下的四个算式请学生计算并观察40+56,56+40,78+35,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