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文评课案例.doc

陈敬文评课案例.doc

ID:56248866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4

陈敬文评课案例.doc_第1页
陈敬文评课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陈敬文评课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比较,淘金黄沙始见金陈敬文今天,我又听了林老师的《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这是我作为指导教师进行的跟踪听课,因为林老师将举行公开课。两次试讲,几乎是同样的设计,面对是同一年级的孩子,但前后两次试讲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前一次孩子们课堂参与热情很高,参与面也很广,师生之间情景交融,师生、生生互动自如,孩子们从不知到知的那份快乐、成功与激动,连听课教师也能体会。而后一次孩子们在课堂上,却出现畏难,不敢发言,参与热情不高,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也形同虚设,师生都无法进入状态,课堂气氛很是沉闷。是什么让孩子不开口了呢?一边思考,一边对比……问题在我的脑海呈现——一、“故事引入

2、”的拔高,干扰了营造的氛围。第一次是听故事引入,由农夫等兔子,让学生边等边猜,由“一个星期是多少天”到“你猜农夫会等几个星期”给了学生一定思维的空间,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而第二次教师在故事之前,加入一个课前互动,问学生:有水的海是什么海?没水的海是什么海?再接着学生回答的“林海”猜老师姓“林”,而后要求学生用前面学的口诀说笔划。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没有达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反而让学生产生一丝畏难的情绪。二、课件不灵动,抑制了学生的思维。2第一次上课教师没有课件,教师是随着学生的回答将其中一个表格填写补充完整,有给学生一个猜想的空间。第二次教学故

3、事变成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并加入了动画的效果,却将表格中的数字一开始就填在表中,让学生猜会等几个星期?学生受此影响,不仅猜想也按从第1星期到第7星期的顺序,跳不出老师给予暗示的空间,不敢猜想有8个星期、9个星期。三、评价方式的改变,降低了学生的激励程度。第一次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了语言的激励作用,有比赛式的,如老师要考考你,看看谁最会编乘法口诀;比比看哪位小朋友记得又快又牢。有童趣式的,有提醒式的。第二次引入红星与黄星之类的评比,智慧星、纪律星、合作星等时不时的插入,虽然也提醒了孩子,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教师重视了这一评比,也忽视了语言上的丰富与多变的激励作用了。四

4、、问题提出的时空改变,扭转了和谐的课堂局面。第一次教师抛给学生的问题思考空间比较大,如:观察表格你想说什么?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而第二次教学,教师所问的问题过细了,而且当一个孩子给出回答的答案后,教师紧接着就问该生第二个问题,当孩子无法回答时,再请别的孩子帮忙。此时,让这位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的喜悦,而是回答不出第二个问题的尴尬。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变成没有太多思维含量的一问一答式,此时不再面向全体,而是面向个别学生。五、重要环节的忽视,导致了数学化程度的弱化。第一次教师更注重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从“观察—编写—牢记”口诀,特别是“

5、观察”时将数学算式的引入,如:用乘法算式怎么写呢?将算式与口诀结合起来,通过“看、写、记”加以巩固,从图表、算式、口诀的数学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而第二次教学看、写、记依旧在,却将所有的算式全省了,缺少了“对比观察”的环节,学生思维数学化程度依然停留在图的阶段,难点突破不足,造成练习中有一部分学生看不懂算式是什么意思。明白了问题所在,指导方案心中有数了,针对性的指导正进行……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