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教育.doc

美学与艺术教育.doc

ID:5625826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4

美学与艺术教育.doc_第1页
美学与艺术教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美学与艺术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学与艺术教育一、美和美学1.美:形象性、情感性、超越性2.美学:美学的学科意识萌发于诗与哲学之争,或者说是感性与理性之争。古希腊哲学意识的自觉对以诗性思维和神话思维为主体的原始思维提出质疑,要求从情感和神话思维的支配中摆脱出来,为世界和人生寻找统一的秩序和根本的意义。美学就是协调和解决诗与哲学的对立性关系。美学是以一定哲学理论为基础对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作出分析和阐释的理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表现——审美意识形态。美学自然要研究什么是美和怎样审美等问题,但美学的学科目的决不是简单地

2、局限于研究和说明关于审美的知识,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说明审美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美学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学是一个既古老而遥远、又现实而常新的问题,是人类自我认识的知识形态。自从我们的祖先第一次骄傲地抬起高贵的头颅环顾四周时起,人类就在不断向外探求、向外扩展;人就不只是想认识作为外部环境的客观世界,而且也试图认识自己。他们不断地反躬自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人类对这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曾作过哲学的沉思,也有过文学的浪漫,更有着诗一般的遐想。二、美学研究的对象1.古希腊——艺术现象2.17世纪—

3、—英国的经验哲学和欧洲的大陆理性哲学将美学的研究从对艺术的研究扩大到对人类情感和人的感性存在的研究。如鲍姆嘉通3.康德——德国古典美学力图协调和综合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并用较为辩证的方法阐发和说明人类感性存在的多重矛盾,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德国古典美学实际上以唯心主义的形式,以颠倒的方式深刻思考了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存在情感方面的特点,以及艺术和审美的积极作用。4.马克思——开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思考和解决审美和艺术的复杂作用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美学采取宽广的社会视角和文化视角,对艺术和审美问题的研究及

4、解释被放置在审美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美学问题成为研究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角度。5.20世纪——美学蓬勃发展,流派涌流,最重要的如: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实证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等等。他们对审美经验、美的本质、艺术的哲学阐释三个基本对象或主要问题的阐释也各有侧重:心理学美学诸流派研究——审美经验;实证主义为美学研究提供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材料,使人们对美的形态和美的本质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了;在非理性主义影响下,一些美学流派取消了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重申美学的人文科学意义,强调美学的理

5、论价值和对现实不合理性的批判作用,以及对艺术意义的美学解释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美学问题辩证理解,对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基础、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以及对现代派、后现代艺术现象的理论阐释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理论优势。任何美学理论必须研究和解释审美经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情感关系、审美文化和审美习惯关系)。情感和想象使审美具有超越作用。三、美学在现代人文科学中的地位在传统人文学科当中,美学始终是作为哲学的附庸出现的。传统美学附着于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康德把美学问题放在自由与必然、情感欲望与伦理要求、现实世

6、界与艺术世界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来考察。认为科学可以专门研究自然界,而美学必须把人类理性和现实世界统一起来,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哲学。他认为,美学就是把科学和道德、自然界和精神界、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真正统一起来。康德由此奠定了美学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基础,给美学昭示了广阔的前景。他为美学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和道德判断之间赢得了一块中介、桥梁和空间。但他没有真正解决美学本身问题,只是解决了美学在知、情、意三者之间的认识论地位,而并没有解决美学在人文学科中的作用问题。20世纪,文化与社会问题越来越与美学提出和思考的问题有

7、关,人文科学领域的重要话题逐渐从认识论领域转移到美学领域。现代人文科学的中心问题是重新思考人是什么、社会是什么、人的价值何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取得和谐的可能性以及客观的条件等深刻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美学思考直接相关。如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四、美的本质P47西方: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崇高、优美)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柏拉图的理式说(美的理式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黑格尔的理念说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探求美  美在愉快——柏克

8、、康德、费肖尔、桑塔亚那  美在无意识的欲望——弗洛伊德:《哈姆雷特》所以美,主要在于它表现了人的无意识中最深沉的恋母情节。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从数的关系来探求美的本质。  法国的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但这个关系比较抽象和笼统,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的关系,而没有从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来探讨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