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

ID:56273749

大小:1.7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6-05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_第1页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_第2页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_第3页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_第4页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一)落实“立德树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德育内涵,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三)注重实验、探究。合理设

2、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四)发展科学思维。关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体现

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二、课程实施(一)课程开设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课时安排,开足开齐初中物理课程,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二)教学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为依据,针对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使用科学记数法。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形成感性认识,明白孤立的、缺少单位的数值在物理学中是

4、没有意义的。【力学】科学内容1机械运动内容要求学习要求l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l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其换算。3.知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知道用测量工具测量物理量时误差的不可避免。4.会估测长度和时间。l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5.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

5、算。了解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明确v-t图像、s-t图像的物理意义。6.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学建议: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归纳出机械运动的定义,知道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分析机械运动的实例,让学生体验,选择不同的参照标准观察同一机械运动时结果可能不同,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参照物在描述机械运动中所起的“标准”的作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给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运用

6、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渗透辩证思想。2.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使用科学记数法。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形成感性认识,明白孤立的、缺少单位的数值在物理学中是没有意义的。3.指导学生观察刻度尺的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示范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明确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组织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具体的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具体的时间,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

7、让学生意识到使用测量工具之前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遵循科学的测量方法,知道测量值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介绍误差的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引导学生了解长度测量的多种方法。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日常物品、自然现象,或自己身上的“尺”和“表”,估测长度和时间,感受身边的物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践能力。5.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例,让学生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导

8、学生从速度公式中得出速度的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不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强调运用物理公式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及规则。通过具体实例,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匀速直线运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