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

ID:56286392

大小:11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21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_第1页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_第2页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_第3页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_第4页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固液比分别为1:6,1:7,1:8,1:9,1:10微波功率500W,提取时间5min,温度50℃称取250g的海带粉装入500ml的大圆底烧瓶,加入石油醚(乙醇、乙醚)用微波萃取法提取脂肪酸,500ml大圆底烧瓶称重海带粉碎成粉,过筛60℃称重滤液浓缩抽滤固液比分别为1:6,1:7,1:8,1:9,1:10微波功率500W,提取时间5:00,温度50℃集中收集,一起浓缩滤渣继续提取,提取3次称100ml的空锥形瓶,称取5g的样品加入到100ml的锥形瓶中沸水加热1小时加10mL0.5mol/L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在瓶口上插一小漏斗,漏斗上再盖一块玻璃反应完成

2、后移去漏斗,继续加热除去乙醇。再加人10mL蒸馏水,加热,使皂化物溶解成混合液。加入10ml,0.5mol/L的硫酸,在瓶口上插一小漏斗,漏斗上再盖一块玻璃加人10mL蒸馏水加热1小时加浓盐酸(约5mL)使之呈酸性加热,可见脂肪酸呈油状浮于上层时,用分液漏斗分开上下层油状物分层,用分液漏斗分开上下层,上次用热水重复洗涤三次,洗去甘油、硫酸等,静置澄清,上清液即为脂肪酸上层用热水重复洗涤三次,每次用水100m1,除去混杂于脂肪中的无机盐、甘油、盐酸等,静置澄清,上清液即为脂肪酸加入25ml,0.5mol/l的KOH-CH3OH,25ml石油醚加入甲醇7ml和3-

3、4滴BF3-乙醚冷却加热60℃,处理30min加入2g经预处理的样品[1]称量两个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为处理的2g未经预处理的样品冷却后加入25ml饱和NaCl溶液至中性,取上层清夜,称重加入25ml,10:1的浓硫酸-CH3OH再加蒸馏水至瓶颈,取出上清,再用2ml石油醚洗多次,合并上清,放入小瓶中待测,称重加入2ml石油醚加热60℃,处理30min1.脂肪化学名甘油三酯,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在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但不溶

4、解于水。2.多不饱和脂肪酸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度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通常分为omega-3和omega-6,在多不饱合脂肪酸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称为omega-3;在第六个碳原子上的,则称为omega-63.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分子结构中仅有一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分子结构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脂肪转化为脂肪酸的方法:1.脂肪在碱性溶液底下水解生成脂肪酸钠,然后加入硫酸,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无水物是白色晶体或粉末,浓缩把乙醇蒸出,得到脂肪酸脂肪酸提取:称200g的海带粉,加入固液比为1:5的乙醇在50℃,

5、500W的条件下用微波法提取,抽滤,取滤液静置,滤渣再加入1:4的乙醇溶剂进行二次提取,提取条件为50℃,500W的条件下进行,提取后抽滤,静置至一段时候后,充分析出白色固体后抽滤进行浓缩,在浓缩前可适当加入甲醇,再经行浓缩现象:甲酯化:酸化甲酯化1.加入正己烷4ml,浓度2mol的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2ml,剧烈振摇1—2min,30度水浴反应20min。加入三氟化硼-甲醇溶液,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其中三氟化硼法能利用快速皂化使脂肪酸盐直接转化成脂肪酸甲酯,减少酸化提取手续2.取1.3g浸膏,加0.5mol·L~KOH-CH3OH溶

6、液25mL,苯一正己烷(体积比为1:1)溶液25mL,室温下振荡5min后,加热至60℃,处理20min,冷却后,加入饱和NaCI溶液25mL,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进行GC—MS分析。3.样品5g,于小烧杯中,加入乙醚16.7mL,正己烷8.3mL,使脂肪完全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加入甲醇25mL,再加入0.8mol/L甲醇-KOH溶液25mL,摇匀后静置10min。加蒸馏水至刻度,吸取上层溶液,待作GC-MS分析。气相条件:进样口温度270℃,温100℃,以10℃/min升到170℃保持1min后,以3℃/min升到250℃,保持4min;流速:恒流模

7、式2.4m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0:1。测定方法:将沙棘油进行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处理后进样分析,进样量0.2μL。按气相条件,用GC-MS测定样品后得到色谱图。利用气质联用仪所带的标准图谱库的质谱数据进行自动检索,同时根据质谱图及相关文献鉴定出主要色谱峰对应的物质名称,并使用数据处理系统对色谱峰进行面积归一化处理,从而计算出各物质相对含量。加入3-4滴BF3-乙醚溶液,将混合物放置在70℃的水浴中加热3分钟,冷却后,加入1ml正己烷,振摇使甲酯转入正己烷层4.称取2.0mg提取出的茶籽油于小样品瓶中,加入1.5mL正己烷溶解油样,摇匀,加入60“

8、L乙酸甲酯,摇匀静置10min。用移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