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

ID:57165475

大小:7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8-05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_第1页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_第2页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_第3页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_第4页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讲课讲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精品文档第九章脂代谢脂类的生理功能a.生物膜的骨架成分磷脂、糖脂b.能量贮存形式甘油三酯c.参与信号识别、免疫糖脂d.激素、维生素的前体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A、K、Ee.生物体表保温防护脂肪贮存量大,热值高,39KJ。70kg人体,贮存的脂肪可产生:2008320kJ蛋白质105000kJ糖原2520kJGlc168kJ脂肪的热值:1g脂肪产生的热量,是等量蛋白质或糖的2.3倍。第一节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肠中)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

2、酯80-90%还有少量的磷脂6-10%胆固醇2-3%胃的食物糜(酸性)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肠促胰液肽的分泌,引起胰脏分泌HCO-3至小肠(碱性)。脂肪间接刺激胆汁及胰液的分泌。胆汁酸盐使脂类乳化,分散成小微团,在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作用下水解。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①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水解三酰甘油的C1、C3酯键,生成2-单酰甘油和两个游离的脂肪酸。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要在小肠中激活)②磷脂酶A2(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酸和脂肪酸)③胆固醇脂酶(水解胆固醇脂,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④辅脂酶(Colipase)(它和胆汁

3、共同激活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1、脂类的吸收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被吸收的脂类,在柱状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结合上蛋白质、磷酯、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CM),经胞吐排至细胞外,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小分子脂肪酸水溶性较高,可不经过淋巴系统,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液中。二、脂类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在体内由脂蛋白转

4、运。脂蛋白:是由疏水脂类为核心、围绕着极性脂类及载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是脂类物质的转运形式。载脂蛋白:(已发现18种,主要的有7种)在肝脏及小肠中合成,分泌至胞外,可使疏水脂类增溶,并且具有信号识别、调控及转移功能,能将脂类运至特定的靶细胞中。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P151表15-1各种脂蛋白的组成、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三、贮脂的动用皮下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产生脂肪酸,经血浆白蛋白运输至各组织细胞中。血浆白蛋白占血浆蛋白总量的50%,是脂肪酸运输蛋白,血浆白蛋白既可运输脂肪酸,又可解除脂肪酸对红细胞膜的破坏。贮

5、脂的降解受激素调节。促进: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胰岛素植物种子发芽时,脂肪酶活性升高,能利用脂肪的微生物也能产生脂肪酶。第二节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甘油三酯的水解甘油三酯的水解由脂肪酶催化。组织中有三种脂肪酶,逐步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甘油和脂肪酸。这三种酶是:脂肪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是限速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单酯脂肪酶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浓度升高,促使依赖cAMP

6、的蛋白激酶活化,后者使无活性的脂肪酶磷酸化,转变成有活性的脂肪酶,加速脂解作用。胰岛素、前列腺素E1作用相反,可抗脂解。油料种子萌发早期,脂肪酶活性急剧增高,脂肪迅速水解。一、甘油代谢在脂肪细胞中,没有甘油激酶,无法利用脂解产生的甘油。甘油进入血液,转运至肝脏后才能被甘油激酶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脱氢酶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途径或糖异生途径。P152反应式:二、脂肪酸的氧化(一)饱和偶数碳脂肪酸的β氧化1、β氧化学说早在1904年,Franz和Knoop就提出了脂肪酸β氧化学说。用苯基标记含

7、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尿中是苯甲酸衍生物马尿酸。用苯基标记含隅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尿中是苯乙酸衍生物苯乙尿酸。结论:脂肪酸的氧化是从羧基端β-碳原子开始,每次分解出一个二碳片断。产生的终产物苯甲酸、苯乙酸对动物有毒害,在肝脏中分别与Gly反应,生成马尿酸和苯乙尿酸,排出体外。β-氧化发生在肝及其它细胞的线粒体内。2、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脂肪酸进入细胞后,首先被活化成酯酰CoA,然后再入线粒体内氧化。(1)、脂肪酸的活化(细胞质)RCOO-+ATP+CoA-SH→RCO-S-CoA+AMP+Ppi生

8、成一个高能硫脂键,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反应平衡常数为1,由于PPi水解,反应不可逆。细胞中有两种活化脂肪酸的酶:内质网脂酰CoA合成酶,活化12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线粒体脂酰CoA合成酶,活化4~10C的中、短链脂肪酸(2)、脂肪酸向线粒体的转运中、短链脂肪酸(4-10C)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活化生成脂酰CoA。长链脂肪酸先在胞质中生成脂酰CoA,经肉碱转运至线粒体内。收集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