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

ID:56294879

大小:315.34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6-10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_第1页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_第2页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_第3页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_第4页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失眠一症祖国医学称“不寐”,其原因甚多,如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取穴】神门、枕、皮质下。内伤心脾:加脾、心。肝阳扰动:加肝、肝阳12。心胆气虚:加心、胆。胃中不和:加胃。【验案】据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理小组报道:用耳穴埋针法治疗失眠164人次,成功156人次,无效8人次,有效率95%。病例:杨xx,女,43岁,住院号123831。患者因肝硬化腹水,每晚只能睡1-2小时,并有反复阵发性

2、腹痛,患者不愿服用止痛剂,经用耳穴埋针后,腹痛缓解,夜间睡眠良好(新医药杂志江:29,1977)。自贡市耳针协作组报道用耳针治疗失眠274例,其中治愈28例,显效73例,有效15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2%。具体操作一、耳针针具介绍开展耳针疗法所用的针具有毫针、耳毫针、揿针(揿钉式皮内针)、颗粒式皮内针、环形皮内针、三棱针六种。前两种用于针刺,第三种至第五种用于埋针,最后一种用于放血。1.毫针毫针原系古代九针之一,现代之毫针是古代毫针改良而成,为耳针常用之针具,耳针用之毫针,针长有五分及一寸两种,针的

3、粗细有26号、28号、30号、32号、34号等五种,针之构造可分针尾、针柄、针根、针尾、针身针尖五部,针柄用铜丝或银丝紧缠,针身光滑圆利,粗细均匀,针尖圆而不钝,尖而不钩,系金、银、合金、不锈钢所制成。今常用为不锈钢针。2.耳毫针耳毫针系最小的一种毫针,它比一般最小之毫针五分针还小,故又名小亳针,此针专供针刺耳穴之用,故亦称耳针。针之式样与构造与毫针同,针之粗细有30号、31号、32号、34号四种。针柄、针身各长3-4分,系不锈钢丝所制成。3.揿针(揿钉式皮内针)揿针是由30号、31号之不锈钢丝或银丝制成

4、形似揿钉的小针,针身长l-2分,揿在皮内,故又名皮内揿针,或揿钉式皮内针,又称图钉式皮内针,属皮内针,属皮内针范畴。此针是由颗粒式皮内针改进而来。针之构造分针环、针身、针尖三部。是现代常用之皮内针之一。用于耳针足以刺入耳软骨。4.颗粒式皮内针颗粒式皮内针,又名一粒星式皮内针,鱼尾式皮内针或麦粒式皮针。针之构造可分为针尾、针身、针尖三部,系32号、34号之金、银、不锈钢丝所制成,针尾长1-2分,针身长3-5分。此针沿皮肤与软骨间刺入。5.环形皮内针环形皮内针,是皮内针之一种,系颗粒式皮内针改进而成,针之构造

5、,分针环、针身、针尖三部系32号不锈钢丝所制成,针长3-5分,针法同颗粒式皮内针。6.三棱针三棱针系古代九针中的“锋针”发展而来的,其构造分针尖、针身、针柄三部。针柄作圆柱形,针身呈三角形,三面有刃,常用不锈钢制成,在市场上供应有大三棱针与小三棱针两种。常用于耳穴放血。二、耳针的操作方法耳针的操作方法,狭义地说,即耳毫针的操作方法,是耳针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使用的针具为毫针,适应证广泛,内、外、儿、妇各科之病症,均可应用。1.进针法:一般用捻入法和插入法。(1)捻入法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拇、食指持

6、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手指前后捻动,边捻边按,使针随捻转刺入。(2)插入法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用力一按,迅速将针插入耳穴中。2.针剌角度和深度:耳针刺入的角度取决于耳穴的位置和是否进行透穴。位于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中之耳穴,多用直刺(90度进针),如子宫穴;心穴等;位千对耳轮、对耳屏内侧、屏间切迹等部位的耳穴,多用斜刺(45度至60度进针);如腰痛点、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位于耳舟有些穴位多用横刺(15度角沿皮进针),如风湿线穴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位千三角窝、耳甲腔的穴位也常用

7、斜刺,如神门穴、肺穴等。针刺之角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且亦与医者临床习惯应用有关。横刺最多用于透穴,即针透过儿个耳穴和透整个耳穴区域,如盆腔透子宫穴,从盆腔穴入针,针沿皮下,软骨上刺至子宫穴。又如治皮肤病或针刺麻醉时的针刺肺区,都需用横剌法。耳针针刺深度,在治疗般疾病时,刺入深度为刺入耳软骨,而不刺透耳软骨。若是治疗实热症,急性疼痛或炎症,为了获得较大的刺激量(泻法),常用探刺,即刺透耳软骨,但不刺透对侧皮肤。若是治疗久病体虚之病人,要求较小的刺激量(补法),常用浅刺法,把针刺进皮下,抵达耳软骨膜,但不

8、刺入耳软骨。3.留针和补泻:由于耳郭很薄,耳针又很小,其补泻手法则不同于体针。耳针常以留针时间长短和刺激强度来达到补泻之目的。如治疗实热疼痛之症,常用强刺激(深刺加捻转)长时间留针来达到泻之目的。反之,若治疗体弱虚寒之症,常用弱刺激(浅刺不捻转)短时间留针来达到补之目的。耳针之补泻主要取决于刺激强度,而留针时间仅起辅助之作用。耳针的留针时间般不少于半小时,多为1小时左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需要,耳针可留针数小时,以致数十小时,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