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

ID:56307163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1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_第2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_第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_第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2(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类别:教学论文学科:品德题目: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姓名:黄玉介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百色市德保县实验小学黄玉介[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导师,只有让学生有愉快的力求接受,探究某些事物的心里,才能产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由被动变为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是孩子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关键字兴趣情感品德教育学习与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是很关键的,我们不单单只是

2、传授知识,更要培养的是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生活中的情感和积极性。先从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有把认知和意向这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品德与生活情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一、端正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品德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抱负水平低,坚持性差,情绪波动大等等,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我们老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

4、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品德与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情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

5、和其他讨论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三、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比如,今天是三八妇女

6、节,孩子们怎样让自己的妈妈感到节日快乐?在班里展开讨论。有的孩子说:要给妈妈洗脚,捶背。有的孩子说:要给妈妈送礼物。给妈妈做家务。大家议论纷纷,讨论十分激烈。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因为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如果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四、

7、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1.兴趣的保持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方法引导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目的性教育是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正确的学习目的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兴趣需要对学习意义有清楚的认识。就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