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

ID:56379044

大小:1.85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6-14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_第1页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_第2页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_第3页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_第4页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概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5.2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5.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5.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5.5正弦稳态电路的串联谐振5.6正弦稳态电路的并联谐振重点:复阻抗用相量法分析简单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分析{end}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设:则1、瞬时值表达式根据KVL可得:为同频率正弦量RLC串联电路RLC+_+_+_+_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2、相量法设(参考相量)则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量关系式RjXL-jXC+_+_+_+_

2、(1)相量式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2)令则Z是一个复数,不是相量,上面不能加点。复阻抗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注意根据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3)当电源频率一定时,电路参数决定了电压U和I的比值,决定了电压u与i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4)则电路参数与电路性质的关系:当XL>XC时,>0,u超前i呈感性当XL

3、路和RLC并联电路(6)阻抗三角形(2)相量图(>0感性)XL>XC参考相量电压三角形(<0容性)XL

4、路中,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为15V,80V,100V,求电压US。LR+-CV1V2V3解:以电流为参考相量画相量图在RLC串联电路中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0)例2如图所示为一个相位后移电路。如果C=0.01uF,电源电压,要使输出电压相位向后移动,问应配多大电阻?此时输出电压等于多少?RC解:画出相量模型方法一:R由题意得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1)R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2)方法二:以电流为参考相量定性画出相量图R由相量图可知:5.1RLC串联电路

5、和RLC并联电路(13)RLC并联电路由KCL:iLCRuiLiC+-iLjLR+-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4)Y—复导纳;G—电导(导纳的实部);B—电纳(导纳的虚部);

6、Y

7、—复导纳的模;'—导纳角。关系:或G=

8、Y

9、cos'B=

10、Y

11、sin'导纳三角形

12、Y

13、GBj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5)(1)Y=G+j(wC-1/wL)=

14、Y

15、∠j为复数,故称复导纳;(2)wC>1/wL,B>0,j‘>0,电路为容性,电流超前电压wC<1/wL,B<0,j‘<0,电路为感性,电

16、流落后电压;wC=1/wL,B=0,j=0,电路为电阻性,电流与电压同相(3)相量图:选电压为参考相量,设wC<1/wL,<0'分析R、L、C并联电路得出:三角形IR、IB、I称为电流三角形,它和导纳三角形相似。即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6)例3+_15Wu4H0.02Fi解1:相量模型j20W-j15W+_15W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7)j20W-j15W+_15W解2:以电压为参考相量画相量图5.1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18){end}复阻抗的定义Z+-无源线

17、性+-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感抗容抗注意:单一参数元件的阻抗5.2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1)阻抗的串联ººZ1Z2abZab分压公式等效阻抗阻抗的并联Z2Z1abZab等效阻抗分流公式5.2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2)例1已知Z1=10+j6.28Z2=20-j31.9Z3=15+j15.7求ZabººZ1Z2Z3ab解:5.2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3)例2求如图所示电路的等效阻抗(输入阻抗)及由两个元件串联的等效电路。已知30Ω1mH100Ω0.1uF解:相量模型30Ωj100Ω100Ω-j100ΩZ130Ω1mH5.

18、2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4){end}若正弦量用相量表示,电路参数用复数阻抗()表示,则直流电路中介绍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各种分析方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都能使用。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一般电路5.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解:例1.Z2Z1ZZ35.3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例2:已知:求:各支路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