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

ID:563919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_第1页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_第2页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_第3页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_第4页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高一通用技术《技术的性质》第二时学案苏教版教  材:普通高中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档内容:技术的性质  节: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时:第2时作者:吴xx(xx中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技术的两面性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3)了解专利的作用及有关规定4)懂得专利的申请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讨论,感受并领会技术的两面性。(2)通过学生分组模拟演示,体会专利的申请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技术的两面性,让学生

2、正确看待技术的两面性。懂得专利的作用与专利的申请方法后可以容易通过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二、教学重点理解技术的两面性。懂得专利的申请五、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第一“走进技术世界”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它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二节承接了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内容,围绕技术的个性质,即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展开,是本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力求让学生理解、内化,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

3、度,并贯穿于整个通用技术的学习全过程。本节的内容设置为2时。本节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五个性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本时主要研究技术的两面性和专利性。技术的两面性,教材从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得出,技术可以给人们带福音,也可能带危害。然后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又从技术的实用性若被少数人盲目地追求,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给更多的人带危害。这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技术的本意是要为人服务的,在技术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目的不良、使用不当的情况发生

4、,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这是所有关于这一部分案例分析的主旋律,要采取客观分析,积极引导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技术价值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一次次地受到挑战,关于这一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深入而负责任的思考。技术的专利性,教材用的篇幅虽然最多,但它并不是本节的重点,只要求学生知道和了解即可。教材从技术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说明技术发明者应当享有一定的权益,引出知识产权的概念,并用“小辞典”的方式对其内涵进行完善。再通过“复印机”的案例让学生体会专利的保护作

5、用。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施乐公司太坏了,专利制度不好。教材随后就指出了专利制度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最后通过流程图的形式介绍申请专利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马上行动”让学生现场模拟,化抽象枯燥为形象有趣,从而加深印象。设计理念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三个性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本时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让学生知道如果看待技术的两面性,人是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人类的意识形态,素质的高低对技术的

6、两面性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必须规范人类的行为。还有通过模拟专利申请流程让学生知道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实例展示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专利的作用。3教学策略设计本节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核能的利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4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以前的各学科

7、当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技术的知识或案例,但一般都是零碎而非系统的,感性而非理性的,而且往往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在经历了前一节“技术的性质”第一时的学习后,他们走进了技术的世界,知道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技术的性质识记并不困难,关键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马上行动等活动,能对技术的性质实现理解、内化,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六、教学准备1教学资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等。2教学的准备教学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

8、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