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ID:56398759

大小:10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3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生物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A.31PB.32PC.32SD.35S2.下列有关对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中DNA含量比蛋白质稳定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和DNA复制是同步进行的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细胞内的DNA都存在于染色体上3.甲、乙为

2、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4.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5用心爱心专心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肺炎双球菌

3、的转化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6.2009年在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患者体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DNAB.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DNAC.人体细胞中的RNAD.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RNA7.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

4、不需要DNA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使R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B.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9.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真核细胞的DNA都以染色体为载体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5、10.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⑥①②④③⑤B.②⑥①③④⑤C.②⑥①④③⑤D.②⑥①④⑤③5用心爱心专心11.下列哪一类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A.病毒B.原核生物C.真菌D.细菌12.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

6、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13.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和RNAD.是DNA或RNA二、填空题14.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7、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_________。(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8、?______________。(4)若用32S标记噬菌体,35S标记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_元素,这是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