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

ID:564000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_第1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_第2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_第3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_第4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新改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着重讨论了作者本人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跟同行们交流学习。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作者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1)针对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将

2、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掌握隐含于情境背后的理论知识,逐渐熟练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也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导入新的过程中,采用矛盾揭示法、质疑法和复习引导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逐步展开教学。在讲述结束时,采用比较辨析法和探究法,带着学生进一步思考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启发着学生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组织,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体系,以期达到更好地学

3、习效果。比如在学习Na22的化学性质时,我是通过&ldqu;滴水生火&rdqu;和&ldqu;吹气生火&rdqu;两个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有好处,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生思,带动着学生从对现象的感知一步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维,也渐渐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再比如,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苯的结构与性质时,如果按照常规教学形式,平铺直叙地把相关知识点陈述一遍。一方面学生对这些性质不熟悉,极易忘记;另一方面学生还还很容易把苯的性质跟其他

4、有机物的性质相混淆,也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考虑到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是:先拿一小团棉花蘸有少量苯之后在空气中点燃,提醒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会发现有大量的浓烟产生,这个时候我就提出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这个燃烧的过程产生了这么多的浓烟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抢着回答&ldqu;含碳量高&rdqu;。紧接着再问&ldqu;苯的不饱和性又如何呢?&rdqu;学生马上就意识到苯是高度不饱性。那么接下就可以有目的地通过设问引入苯的一个特殊的性质:苯的不饱和性非常强,甚至比前面

5、学过的烯烃、炔烃都要强,那么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易知,烯、炔烃都能使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请大家思考一下,苯是否也能让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呢?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答道:能!接下就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见一下苯&ldqu;能&rdqu;使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的现象。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结果却是:不能!这样一就能很轻松地实现学生把不同的有机物的不同的性质区分开,同时也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苯的特殊的性质,从而将苯的结构、性质等较难的内容顺利地解决。还有,在学习了明矾的知识后让学生调查解决明矾在油

6、条中起的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联系在一起。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讨论后得出三条假设:1.明矾中的Al3+与纯碱中的32-发生双水解,在油炸时使平衡移动,从而使之完全水解,产生的2气体使油条疏松多孔;2.用明矾制作出的油条对胃酸过多的人有一定的疗效;3.长期食用则会因为摄入铝元素过多而对大脑产生危害。在学生得出这些结论后,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查阅资料对他们得出的这些假设进行验证,然后以小报告的形式汇总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

7、有效的情境设置,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用处,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果大大改善。一般说,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有以下几条途径:(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2)理论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4)通过对具有启发性和开发性的问题的讨论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一些重要人物的贡献创设问题情境。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借用以设置创新情境的地方。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情境的合理性

8、、启发性以及趣味性等等。当然,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本人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新理念,从而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改的理念,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