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学案.doc

2017年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学案.doc

ID:56403057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3

2017年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学案.doc_第1页
2017年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复习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习目标】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并能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组成;3、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命名方法,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俗名。【复习难点】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自主复习1、构建网络: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2、填写下表:(1)比较: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组成微观联系(2)比较: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不同点相同点3、化合物主要有和两

2、大类,它们在组成上的区别是,甲烷、乙醇、葡萄糖等属于,水、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等属于。4、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酸溶液中一定含有,碱溶液中一定含有。5、单质是由组成的,化合物由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可能是或。6、氧化物是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填“属于”、“包含”)氧化物。小结与归纳:(比一比谁写的多)

3、1:总结本学年我们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混合物物质及物质的类别:2:总结本学年学过的一些重要物质的俗名和一些难记住的物质的化学式:合作探究例1

4、、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⑴单质__________⑵酸_____________⑶碱_____________⑷盐___________⑸氧化物______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例2、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编号①②③④⑤名称食醋白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12H22O11Ca(OH)2Na2CO3溶液pH3771110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

5、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巩固练习】1.包裹松花蛋的泥灰料的配料中,含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食盐、生石灰等,不属于盐类的是………()A、纯碱B、食盐C、碳酸钾D、生石灰2.金属钛(

6、Ti)是航空、宇航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和四氯化钛(TiCl4)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则四氯化钛属于……………………()A、金属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3.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A、CuO、Fe、S、ZnCl2B、SO2、Fe、HNO3C、CaO、C、BaCO3、HNO3D、SO2、S、NaNO34.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

7、类三者不相等的是………()A、CaO、生石灰、氧化物B、CH4、沼气、有机物C、Na2CO3、纯碱、碱D、CH3COOH、醋酸、有机物5.公共场所安放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垃圾箱,其中可以回收的垃圾,如:废弃的旧铜丝、废钢铁、铝制易拉罐等,根据物质的分类它们属于……()A、有毒的B、单质C、氧化物D、金属或合金6.填表:(物质类别填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物质名称干冰苛性钠水银沼气化学式FeSO4H2CO3类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