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

ID:56406876

大小: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3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一统的汉朝课题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型新教学目标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讲解“文景之治”这一子目,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喜庆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并打出以下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2、·食货志》让学生想一想:“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从回忆旧课中寻求答案: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教师再小结: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以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措施。二、接着,讲述汉高祖以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前180-前141)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请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出文景之治时的主要措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

3、“以德化民”。讲解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的做法有何不同。可让学生自由议论、发言,引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而后,引入汉初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的显著效果。教师学生从回忆旧课中寻求答案: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阅读课文,归纳出文景之治时的主要措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自由议论、发言,引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可打出以下投影(与汉初经济残破又成鲜明对比):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卷15)“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教师小结:这就是历

4、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由此过渡到下一目)。三、讲述“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个子目,教师可先提问“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引导学生发言、议论,然后用“雄才大略”作结。再让一个同学朗读第62页课文小字,让学生说说“这段小字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材、善于使用人材的结论。教师再提问:“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学生作答后,先讲政治方面的措施: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可先请一位学生读关于梁王的课文,由此而引出“武帝时诸侯国仍有相当势力”的认识。再讲汉

5、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两种做法,最后引出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汉武帝实现政治上大一统的效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难点,可主要由教师讲述。为方便学生理解董仲舒的有关建议,可使用以下投影: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接着,教师提问:“‘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再提问:“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接受?”四,课后作业:开放性作业朗读第62页课文小字,说说“这段小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儒家学说,即儒术)学生议论、回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