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ID:5640801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3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进行比较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2、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聚落中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教学重点】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居住、生活、休息和进

2、行各种社会活动的以及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聚落。读课本P81-82,理解以下问题1、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________。2、居住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3、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乡

3、村和城市景观有较大差异。4、在一些河流______________地区或_______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5、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状。【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以下问题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下面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西亚的民居东南亚的民居1、展示交流【课堂小

4、结】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著名的传统聚落。2、了解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认识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能做些什么。【教学难点】知道自己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能做些什么。【教学方法】启发式教

5、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一些传统的聚落遇到了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就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自主学习】自读课本P84,回答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______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2、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例如,法国______________

6、_____、意大利的_______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_______、云南省的___________、安徽省的_________、_______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合作探究】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展示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特色?师点拨总结: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城的风貌。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师点拨总结:原住民流失,过度商业化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师点拨总结:注意保护环境,不随便乱扔

7、垃圾。注意保护古迹,不乱刻乱画。【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著名的传统聚落,了解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板书设计】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聚落与环境1、聚落:2、分类:劳动生产方式不同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