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

ID:56423618

大小:744.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18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_第4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1、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纵行称为族,横行称为周期2、不仅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对于一直元素的性质的研究可以举一反三3、是元素性质的底边鼓励清晰可见跃然于纸上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我们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能快速找到所需商品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定义:同类物质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标准有多个。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从多角度,多个侧面,发散的寻找

2、同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共有属性,从而全面认识和学习物质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Na2CO3碳酸盐Na2SO4钠盐k2SO4硫酸盐K2CO3钾盐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空气化合物单质盐碱酸非金属金属氧化物O2GuH2SO4Ba(OH)2KNO3CO2树状分类图组成元素总类数组成物质的种类数②某些碱的交叉分类弱碱NaOHKOH可溶碱强碱Mg(OH)2一元碱NH3·H2O不溶性碱二元碱Ba(OH)2(2)树状分类法定义: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分级,递进,每一级一个分类标准。特点:同层次中

3、各类别间相互独立,物质类别没有交叉。优点:可以清楚地表示物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找出同类事物的相似性,即共性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化学反应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溶液胶体浊液酸碱盐氧化物化合物物质的分类酸的分类酸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强酸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含氧酸……物质的分类碱的分类碱从是否溶于水分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可溶碱强碱NaOH、KOH、Ca(OH)2、Ba(OH)2

4、、NH3·H2ONaOH、KOH、Ca(OH)2、Ba(OH)2Cu(OH)2、Mg(OH)2、Fe(OH)3NH3·H2O、Cu(OH)2、Mg(OH)2、Fe(OH)3……物质的分类盐的分类盐从是否溶于水分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钠盐钾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含氧酸盐可溶盐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

5、O、CuO、K2OCO、H2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联系实际.谈谈日常生活生活中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并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意义?,那么在化学中的意义?生活中分类的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化学中分类的意义:物质种类繁多,运用分类可以将许多具有共性的物质归为一类,触类旁通,避免重复研究,而且可以更深刻领会物质的内在的区别与联系。【讨论】背景知识回顾:1、把下列物质分成两类应怎样分?①纯水②泥水③纯H2SO4④稀H2SO4⑤蔗糖水⑥空气⑦

6、铁粉2、在初中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单质酸纯净物碱化合物盐氧化物而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其实,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分散质,溶剂属于分散剂。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分散剂,泥土小颗粒是分散质。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分散

7、质分散剂气气液液固固9种分散系分散质9种组合方式的分散系举例分散质粒子大小溶液胶体浊液科学探究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实验步骤: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③对比三种分散系: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8、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为什么?胶体为什么具有介稳性?原因一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原因二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聚沉讨论:根据胶体的介稳性,想一想:如何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使胶体聚沉。光束照射时的现象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CuSO4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用丁达尔效应产生光亮的通路不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