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

ID:56429167

大小:3.96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6-18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_第1页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_第2页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_第3页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_第4页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东城语文一模微写作讲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写作评分细则题①【解题】《论语》中关于“仁”的说法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题①【解题】《论语》中关于“仁”的说法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其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

2、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题①【解题】《论语》中关于“仁”的说法5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6.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题①【解题】《论语》中关于“仁”的说法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题①【解题】《论语》中关于“仁”的说法解说角度对内:学习态度、个人修为、安身立命对外:待人处事、建功立业、笃志济世题①【

3、解题】题目中的“仁”1、“仁者爱人”: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关于“仁”的理解〗仁是善良、慈爱、包容、尊重;仁者是具有大智慧,有人格魅力的人。题①【解题】题目中的“仁”3、“仁者人也”:〖原文〗孟

4、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20章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礼记》第32卷题①【解题】题目中的“仁”3、“仁者人也”:〖关于“仁”的理解〗人指他人说“仁者人也”是指“仁”包含了他人优先的伦理原理,仁,谓施以人恩,言施人以恩,而仁学不仅仅是克己,更是爱人,不仅是为己,也是为他,这在汉儒对仁的伦理界定看得最为清楚,也是汉儒的贡献。人之所以为人说这里提出“仁”是天地之心,也是人得以生的生理;“人”是人身

5、,人身是具此生理的主体。人是仁所依存的主体,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朱子认为,仁必须关联着人来定义,因为仁就是人的本质、人之理,所以孟子强调“仁者人也”。题①【解题】题目中的“仁”2、“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关于“仁”的理解〗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题①【题目要

6、求】说理为主;选择一点,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评分细则】观点:可三选一,也可另选;可是谈对“仁”的理解,也可是对“仁”的评价,也可是如何做到“仁”。一类(8~10分):观点明确,分析论证有一定深度,条理清楚。二类(5~7分):有认识,分析不够充分,条理清楚。三类(1~4分):认识有偏差,分析不符合题目要求或论证空洞,思路不清。题①8~9分【点评】观点明确,分析有条理题①8~9分【点评】观点明确,分析有条理题①8~9分【点评】观点明确,内涵阐释角度有时代意义。题①8分【点评】观点新颖,分析有层次。题①6分【点评】没观点,罗列“仁”的具体表现,思路杂乱。题①5分【点

7、评】分析不能证明观点题①3分【点评】主体是对鲁迅的评价题①2分【点评】三观不正题①【主要问题】1、认识肤浅,境界不高。认为“仁”就是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如公交车让座、爱心雨伞等。2、概念混淆,阐释不清。如“仁义、仁德、仁慈、仁爱、仁政”等。3、不会阐释分析,整个语段结构就是观点+例子,用对孙少平事迹、鲁迅经历的评价替代对观点的阐释。4、审题不到位,对“仁”的认识不是选择一点进行阐释,而是多种认识的罗列,条理不清。题②【解题】相关情节1、《边城》中翠翠的等待:〖概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大佬出意外,二佬出走,翠翠决定等二佬回来。〖人

8、物性格〗淳朴善良、不谙世事、矜持腼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