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ppt

抗血小板药物.ppt

ID:56433153

大小:22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6-18

抗血小板药物.ppt_第1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_第2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_第3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_第4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血小板药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血小板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邑县人民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形式是动脉血栓形成(脑血栓),动脉血栓形成一般分为3个时相:1)血小板粘附,2)血小板释放和聚集,3)凝血机制的活化。由此可以看出,血小板活化是动脉血栓的起始因素之一,并在动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抗血小板疗法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措施,是当今公认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三大有效疗法之一(t-PA,ASA,StrokeUnite)。抗血小板药物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广义上应包括所有抑制血小板激活的药物,这包括各种降压药、降脂药、抗凝

2、药等;传统上抗血小板药物是指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血小板激活并用以治疗缺血性血管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的药物。本节主要介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由于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途径,抗血小板药物分类比较困难,根据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大体可分为5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药;2.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药;3、抑制血小板聚集药;4、增加血小板环腺苷酸(cAMP)药;5、其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一、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药物(一)作用机制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与

3、胶原纤维发生粘附而被活化,随后钙离子内流,导致血小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升高的钙离子活化膜的磷酸酯酶,催化血小板膜磷脂释放AA。AA经环氧化酶途径生成不稳定的前列腺素(PG)内过氧化物,后者在血小板内经血栓素(TXA2)合成酶的作用生成TXA2,TXA2有强烈的血小板聚集作用。AA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代谢产物与血小板不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在血管内皮细胞内经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的作用生活PGI2,PGI2的作用于TXA2作用相反,强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磷酸酯酶、环氧化酶、TX

4、A2合成酶抑制TXA2的合成,并且保护PGI2合成。血小板AA代谢途径磷酸酯酶                    环氧化酶                          TXA2合成酶血小板膜磷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血栓素磷酸酯酶                  环氧化酶                               TXA2合成酶抑制剂                    抑制剂 

5、                                   抑制剂(西洛他唑—培达)       (阿司匹林)        (奥扎格雷钠—洲邦、丹奥)(二)主要种类1、磷酸酯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磷酸酯酶,从而阻止AA从血小板膜磷脂释放出来,导致TXA2生成减少。现在临床应用药物哟西洛他唑(Cilostazol)、商品名为培达,它是一种特异性的磷酸酯酶抑制剂,此外它还有升高血小板环腺苷酸(cAMP)含量。根据目前的研究,培达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期预防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培达的副作用是头痛

6、,这可能与其扩张血管有关。2、环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生成前列腺素(PG)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的过程。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其他尚有:消炎痛、保太松、布洛芬等。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股对血小板功能有独特持久抑制作用,其他药物对该酶的作用是可逆的,且作用时间短暂。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疗法的主要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tlic acid,ASA)1)ASA临床应用效果:70年代人们开始对ASA降低卒中危险度作了许多

7、大宗随机实验研究。1977年-1988年,12个试验(7684例)试验ASA900-1500mg/d,降低卒中死亡率20%-50%,抗血小板协作组对25个试验29000例病人(小卒中、TIA、不稳定心绞痛)经ASA治疗后,降低血管疾病发病率25%,降低非致死性卒中发病率27%。中国急性卒中试验组应用ASA150mg/d治疗急性卒中病人20000例,发现病死率降低14%。我们应用50mg/d对815例轻型脑梗塞和TIA病人进行例1-5年长期随访,结果血管病危险性ASA组较对照组降低了35%。2)ASA剂量:AS

8、A剂量抑制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小剂量防治效果和大剂量的毒副作用。以血小板聚集(PA)为指标的试验研究,人无小剂量(小于100mg/d)能抑制血小板TXA2途径,并较小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合成PGI2;而大部分临床研究报告则认为大剂量(大于325mg/d)较小剂量疗效好。目前,全世界使用ASA剂量:45%-61%用了为300mg/d-285mg/d,35%-51%低于此剂量范围,4%高于此剂量范围。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