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鲁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鲁教版.doc

ID:56437971

大小:9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鲁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体制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等基本情况。2、对比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头部复原像,找出区别,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想象能力;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比较能力。3、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学习建议]1、对比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头部复原像时,可从前额、眉骨、颧骨和吻部来进行比较。2、在探究“山顶洞人比

2、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时,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来抓住关键点。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3、理解“氏族”这一概念,可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来掌握:“血缘”、“公有”、“平等”。[知识结构]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________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_____________年,发现地点:__________2、为什么能够证明元谋人是人而不是动物?已经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___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北京人1、北京人距今约_________年,生活在___________的山洞里,2、体质特征:还保留了_____的某些特征,但________分工明确。3、生产生活状况:①能够______________.使用粗糙的_______和______。②生活在______的环境里,_____劳动,_____分享劳动的果实,过着_____生活。形成了早期的_________.③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还会保存________。4、火的使用意义: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__________年,发现地点:___________顶部的洞穴里。2、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和_____________。3、生产生活状况:①山顶洞人仍用__________,但已掌握________和________技术。②已会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____为生,还会__________。同别的原始人群_________。③已用__________缝制衣服,懂得_________。死后还要___________。④生活

5、的集体,是由_________关系结合起来的________。由_______的祖先繁衍下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共同________,没有__________的差别。[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①元谋人②北京

6、人③山顶洞人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A.元谋人  C.北京人  C.山顶洞人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生活环境险恶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二、材料分析题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三、探究题: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我的疑惑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