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唐盛世教案 冀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唐盛世教案 冀教版.doc

ID:56440519

大小:96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唐盛世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唐盛世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唐盛世教案 冀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唐盛世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女皇武则天的政绩;②掌握开元之治的表现以及唐玄宗的政治才能;③识记长安城的热点;④识记唐朝衰落的概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习武则天的政绩与开元之治的表现,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分析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武则天和“开元之治”。难点

2、:正确、全面评价武则天和唐玄宗。2.教材分析本课是河北人民版7下第3课的内容,展示了唐朝鼎盛的历史境况,上乘贞观之治,下启唐朝的繁荣、发展和衰落,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本课内容偏重经济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为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学习目标1.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识记武则天的政治措施;2.了解

3、科举制度中的殿试、武举的设立;3.掌握开元之治的表现及唐玄宗的改革措施;4.了解长安城的地位和布局;5.正确评价武则天;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启示。评价任务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识记武则天的政治措施;开元之治的表现及唐玄宗的改革措施;长安城的地位和布局。(检测学习目标1、2、3、4)任务2:分析探究盛世出现的原因、启示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检测学习目标5)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4、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环节一课堂导入播放多媒体

4、课件,展示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系列图片。激发兴趣、回答问题。4分钟引出相关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环节二新知探究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四大知识要点,握基础知识:①女皇武则天:掌权;建立政权;政绩;②开元之治:背景;“开元之治”;政绩;③大都会长安:著名的都会;唐都长安;④唐朝的衰落:原因;衰落的标志。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以下问题:①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②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意义;③大运河开凿的原因;④大运河开凿的条件;⑤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1.结合教材,

5、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8分钟(达成学习目标1、2、3、4、5)环节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5分钟(提升学习目标1、2、3、4、5)环节四当堂达标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当堂快速当堂达标题5分钟(检测学习目标1、2、3、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