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

ID:56463679

大小:9.4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6-19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_第1页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_第2页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_第3页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_第4页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其他果树害虫及其防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番石榴害虫第一节实蝇类害虫柑桔小实蝇[DacusdorsalisHendel(StrumetaferrugineadorslisHend)]为害:幼虫潜居果内。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8mm,翅展16mm。体黄褐到深褐色。复眼红色,3单眼;前胸背板鲜黄色,中胸背宽,黑色,翅透明,有翅痣。腹部椭圆形,黄色至赤黄色,♀腹4节,♂腹5节,第3腹节背中央有一纵纹直达胸腹末部。幼虫:体长10mm,贺锥形,前端小后端大。前后气门,前气门呈小杯状,后气门片新月形。柑桔小实蝇的防治(一)农业措施:冬耕果园,消灭蛹。(二)物理法:1、摘除、收集被害果,集中

2、处理。2、用诱捕器(成虫只能进不能出)内放诱饵:米酒:3—5份醋:10—20份水:60份(三)化学防治:成虫发生期,4—5日/次,连续3—4次。1、90%敌百虫1000倍+3%红糖水或者80%敌敌畏1500倍+3%红糖水。2、50%马拉硅磷(马拉松)2000倍+1%糖浆。第二节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为害:幼虫主要钻蛀成年树干基部和主根。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39mm,漆黑色、雄触角超过体长1倍;雌稍比体长,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两侧各有1个刺突粗壮,鞘翅基部有颗粒突起;翅面上有由白色细毛组成的斑点,不

3、规则排列。幼虫:初孵体长4mm;老熟体长45—67mm,前胸背板前背片左右呈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有1块黄褐色“凸”形隆起;中胸腹面、后胸和腹部第1—7节背、腹面均具有步泡突。星天牛的防治(一)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抗虫力;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和砍除受害严重的无结果能力的植株;(二)物理防治:1、晴天中午捕杀成虫;2、常查园,及时剔除孵卵或刚孵化的幼虫;3、钢丝钩杀大龄幼虫。(三)化学防治:用棉球蘸80%敌敌畏或40%乐果5—10倍液堵塞最下端的虫孔,或者用针管直接把上述药液注入蛀道。第三节蚜虫类害虫线秀菊蚜(Aphiscitricola

4、)为害:以成虫、若虫刺吸叶和嫩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常向背面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和树体发育。形态特征成虫: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6mm左右,长卵圆形,多为黄色,也黄绿或绿色的。头浅黑色,具10根毛,口器、腹管、尾片黑色。体表具网状纹,体侧缘瘤馒头形。触角丝状6节,短于体躯,无次生感觉圈,基部浅黑色,3~6节具瓦状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mm,翅展4.5mm左右,头部、胸部、腹管、尾片黑色,腹部绿色或黄绿色,2~4腹节两侧具大型黑缘斑。触角丝状6节,短于体躯,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5~10个,体表网纹不明显。若虫:鲜黄色,复眼、触角、足、腹管黑色。线秀

5、菊蚜的防治(一)农业措施:结合修剪,剪除有虫枝条。(二)化学防治1、喷雾:在为害初期及时用50%抗蚜威(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10%氯氰菊酯或2.5%功夫乳油3000倍喷雾。药液涂干:蚜虫初发时用毛刷醮40%乐果或48%唑蚜威20倍液涂在树干上部或主枝基部6厘米宽的药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第四节咖啡木蠹蛾(ZeuzeracaffeaeNietner)为害:幼虫钻蛀树干和枝条,致使受害以上部分枯死,或易被风折。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3~36毫米,触角基部羽状,端部线状,全身被

6、灰色鳞毛,胸背有蓝色斑点6个,排成2纵列,翅灰白色,在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斑点,翅的外缘与翅脉交接处有8个近圆形的青色斑点;腹部第3—7节的腹面各有3个青蓝色毛斑(由于前后翅及腹部有许多斑点,故有“豹蠹蛾”之称)。雌虫腹部毛斑不明显,腹末茸毛较长。幼虫:末龄体长30毫米左右,紫红色,前胸背前半部有一黑褐色近长方形斑,斑的后缘有黑色齿状突起4列。第六章杨桃害虫第一节杨桃鸟羽蛾(Oxyptilussp.)为害:幼虫咬食花蕊。形态特征成虫:银灰色,体长0.8~1.3毫米,翅展1.5~1.8毫米,线状触角,虹吸式口器;翅狭长,外缘分裂,有长的缘毛

7、。静止时左右平伸。幼虫:体红色,体表有突起,末龄体长0.8毫米左右。生活习性幼虫在花期大发生,以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发生高峰期。杨桃鸟羽蛾的防治(一)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并烧毁;(二)盛花期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10天左右1次。第二节     黑点褐卷叶蛾(Cryptophlebiaombrodelta)为害:幼虫咬食嫩梢、花穗以及蛀食果,引起落花落果。形态特征成虫暗褐色,体长6.5~7.5毫米。雌虫前翅后缘有一个三角形黑斑。雄虫前翅后缘具深褐色纵带。幼虫背面粉红色,有灰色毛片。黑点褐卷叶蛾的防治(一)农业措施1、冬季清除虫源;2、结合修枝

8、整形,剪除受害虫枝;3、及时收拾落果。(二)生物防治: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三)化学防治:勤查果园,在其幼虫初孵至盛孵期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