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空气.ppt

初三化学 空气.ppt

ID:56464630

大小:37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19

初三化学  空气.ppt_第1页
初三化学  空气.ppt_第2页
初三化学  空气.ppt_第3页
初三化学  空气.ppt_第4页
初三化学  空气.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 空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篇 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一)我们周围的空气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O2CO2二.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探究1)无色无味气体、-1830C,液氧为淡蓝色工业制氧气——液化空气——利用物理性质空气液态混合物氮气液氧氧气降温至-19360C以下升温至-1960C以上-1830C以下升温-1830C以上2)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请帮助他完成报告实验过程: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一瓶正放、一瓶倒放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同时抽个玻片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1L

2、水能溶解30ml氧气,水中有少量的溶解氧供生物呼吸)如何证明中的水有溶解氧:取池塘水,加热,杯壁有气泡取池塘水和蒸馏水,养鱼,观察存活电解水实验中,阴极和阳极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为什么: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氧气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1L水能溶解30ml氧气,水中有少量的溶解氧供生物呼吸)如何给鱼池增氧:不断向鱼池中通入空气,用喷泉装置将鱼池中的水喷到空中解释夏天温高气压低,鱼抬头现象?温高气压低,水中O2的溶解度下降解释冬天打洞捕鱼的原理洞口水面与氧气接触面大,溶解氧多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组成和结构: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无数个氧分子组成

3、氧气;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常见的氧化剂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爆炸:可燃物、有限空间、空气、火源3)缓慢氧化:有热无光的氧化反应4)自然:缓慢氧化聚积热量不能扩散,温度达到着火点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现象与O2的浓度有关:空气中纯氧中带火星的木条木炭硫粉红磷、白磷铁铝细铁丝铜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1)燃烧现象与O2的浓度有关:空气中纯氧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复燃木炭红热白光硫粉淡蓝色蓝紫色红磷、白磷白烟大量白烟铁生锈火星四射铝致密氧化膜耀眼白光铜铜绿反应加热可反应除O2时间长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

4、CO22C+O2点燃2COS+O2点燃SO22Al+3O2点燃2Al2O3铝、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这三个实验集气瓶底都铺了一层物质,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锥形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细沙的作用是什么?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讨论:硫粉燃烧如何消除污染?如果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请分析原因(至少三条)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辅细沙探究燃烧的条件:(2)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和粉尘:H2、CO、CH4、酒精蒸汽——淡蓝色火焰煤粉、面粉等(3)如何使煤炉中的煤燃烧更旺?小结:写出有氧气参

5、加的反应:1)与非金属:C、S、P、H22)与金属:Mg、Al、Fe、Cu铁生锈、铜生锈3)与燃料:H2、CO、CH4、C2H5OH4)呼吸:C6H12O6血红蛋白(文字表达式)研究一氧气与空气密度的比较请你用化学方法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实验目的:利用氧气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实验器材:①已集满氧气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2个;②木条1根;③火柴;④酒精灯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解释结论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解释结论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

6、的密度比空气大研究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下图所示,将坩埚半浸入水槽的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中,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研究三白磷的燃烧白磷是一种白色的蜡状固体,密度为1.82g/cm3,有剧毒,不溶于水。化学性质较活泼,在空气中当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或被加热到40℃时即能着火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即使在常温下,白磷与空气接触也会发生氧化而冒白烟,以至燃烧起来。(1)写出白磷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自然界中没有现成的白磷

7、,白磷只能通过生产得到,这是因为。因此白磷应保存在。(3)白磷在水中一般不能燃烧,因为水中。但你有办法让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吗?说说你的设想:研究四铁丝为什么不燃烧问题: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A.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

8、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