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

ID:56475114

大小:2.7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6-19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_第1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_第2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_第3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_第4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3补体.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补体系统Complementsystem第三章目的要求1、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激活途径及特点比较;补体的生物学作用。2、熟悉补体的组成及命名原则;补体的理化性质。3、了解补体激活的调节。第一节概述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多种成分,故称补体系统。一、补体系统的概念二、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概述(1)参与经典途径的成分:C1、C4、C2、C3C1qC1C1r依赖Ca2+结合成大分子聚合物C1s1.补体系统的组成C1q的结构模式图(2)参与旁路途径的成分:C3、B因子、D因子、P因子;概述(3

2、)形成攻膜复合体的成分:C5~C9;(4)调节因子:C1抑制物、H因子、I因子。(5)补体受体(CR)概述2.补体系统的命名按发现的先后:C1(qrs)、C2…C9未活化成分:C3,活化成分:C3调节成分: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裂解片段:C3a、C3b、C5a、C5b等(b为大片段,a为小片段),其中具有酶活性的片段在该成分上加横线(如C4b2b等)。概述灭活成分:在该成分前加“i”,如iC3b等。三、补体的理化性质1.含量相对稳定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C3含量最高。2.多为β球蛋白,少数为α、γ球蛋白。4.补体极不稳定多种理化因素可影响其活性,56℃30mi

3、n即被灭活。3.在生理条件下,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被激活后才能产生效应。概述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MBL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面,而从C3开始激活。补体系统的活化补体3条活化途径示意图补体系统的激活激活物:抗原-抗体(IgG,IgM)复合物激活过程▲识别阶段形成C1酯酶▲活化阶段形成C3和C5转化酶▲攻膜阶段形成攻膜复合体(C5b6789)一、经典途径的活化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成分:C1-C9经典激活途径①识别阶段激活条件:C1仅与IgM的CH3区或IgG1-3的CH2区结合才能活化。每一个

4、C1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的Fc段结合才能被激活。Fab段Fc段暴露的C1q结合位点IgG分子结合抗原前后的构象变化C1q结合位点被屏障结合抗原之前结合抗原之后CH1CH2IgMCH3区,IgGCH2区TY识别阶段C1q分子的球形结构是与Ig上的补体结合位点相结合的部位,它的启动可使C1q分子构象改变,导致C1r裂解而活化,后者可激活C1s,成为具有酯酶活性的C1s,在Mg++存在下可启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1.识别阶段C1脂酶形成Ag-Ab复合物C1qC1r活化C1s活化②活化阶段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C4被裂解为C4a和C4b,C2与C4b形成

5、Mg2+依赖性复合物,被C1s裂解后产生C2a和C2b。C2b与C4b结合成C4b2b复合物(即C3转化酶)。裂解C3是补体活化级联反应中的枢纽性步骤。C4b2b将C3分子α链裂解,生成C3a和C3b。新生的C3b可与C4b2b中C4b结合,形成C4b2b3b复合物(即C5转化酶),继而进入补体激活的膜攻击阶段。2.活化阶段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形成经典激活途径之识别、活化阶段③膜攻击阶段(MAC形成)二、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补体系统的激活旁路激活途径又称替代激活途径(alternativepathway)指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参与,直接由微生物或外源异

6、物激活C3,形成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旁路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某些革兰阳性细菌的肽聚糖、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凝集的IgA和IgG4等。旁路途径示意图补体的两条激活途径比较补体的两条激活途径比较比较项目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激活物质免疫复合物脂多糖、酵母多糖等参与成分C1~C9C3,B、D、P因子,C5~C9所需离子Ca2+,Mg2+Mg2+C3转化酶C4b2bC3bBbC5转化酶C4b2b3bC3bBb3b(C3bnBb)作用参与特异性体液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效应阶段(感染早期)补体补体活化适度:抗感染作用过度:炎症反应组织损伤经典途径旁路途

7、径第三节补体活化的调控补体活化过程的调节1.补体的自身衰变调节2.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1)体液调节因子▲C1INH的调节作用▲C4bp的调节作用C4b、C3b、C5b等极易衰变。▲I因子和H因子的调节作用▲S蛋白的调节作用补体系统的调节(2)细胞膜上的调节因子补体活化的调控▲膜辅助蛋白(MCP)辅助I因子裂解C3b/C4b▲CR1促进C3转化酶解离▲促衰变因子(DAF)可抑制C3转化酶形成▲同源限制因子(HRF)可抑制C9与C8结合,阻止攻膜复合体发挥作用一、溶解靶细胞C1~C9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红细胞+相应抗体C1~C9溶血反应革兰阴性细菌旁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